人口会对GDP总量产生影响。
首先看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结构的影响能反映人口会对GDP总量产生影响
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基本共识是人口老化会降低经济增长的潜力。从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从工资的角度来看,因为当时中国的劳动人口越来越多,劳动供给的充足使得中国的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名义GDP的增长率,工资的增长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中国的出口产品就非常便宜,不断提升了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从2011年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导致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然下降,经济增长因此下滑。
关于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机制,也可以从人均产出的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经济增长率由人均产出(人均GDP)的增长和人口增长两个因素构成。而全国的人均产出等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产出率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的乘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抚养率上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就必然下降,因而导致全国人均产出的下降。抚养率上升伴随着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这个关系,也被计量经济学的国际实证研究所证实。
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我们再看看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我们用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两种情景进行模拟。基准情景是今后10年内人口结构不发生变化,第二种情景是今后10年内人口结构按我们的预测发生变化。比较这两种情景下的中国的消费、投资、出口和进口,就知道经济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研究发现,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导致经济结构的几个方向性的变化。第一个就是消费比基准情景要高,第二是投资比基准情景要低,第三是出口比基准情景要低,第四是进口要比基准更高。
出口的变化是最容易解释的,为什么?因为中国劳动人口下降以后,中国劳动力的工资就增长很快,工资快速增长会使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为什么又会出现消费上升的趋势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老龄化。分析一个老人的消费收入的比例,你会发现事实上老人基本不“挣钱”。他(她)虽然每个月都有收入,但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养老金和子女赡养费,属于社会收入的二次分配,不是一次分配意义上的收入。从国民经济账户的角度来讲,老人基本没有“创造”收入,老人的角色是消费者。因此,老人的真实消费率(消费与老人从生产所得收入之比)是非常高的,或者说老人的真实储蓄率(=100%-消费/生产所得收入)是十分低的。
由于老人的真实储蓄率很低(或真实消费率很高),所以老人占人口的比重越大,整个国家的消费率就越高。
如果消费率变高,GDP的其他组成部分所占的比率就要萎缩。比如,投资占GDP的比重就会下降。投资比重下降的一个具体原因也与老龄化有关,即劳动人口的下降意味着对住宅地产需求的减速,而住宅需求的减速就会降低投资的增长。最后,由于消费的一部分是进口消费,所以消费率的提高也会促进进口的提升。
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划拨国有股份来弥补养老金缺口
如果测算养老金在今后38年当中(从现在到2050年之间)的变化,就会发现有两个因素将导致很大的养老金收支的缺口:一是转轨成本。所谓转轨成本,就是在从以前的现收现付体制转变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过程中,统筹账户由于部分缴费分流到个人账户,但仍要继续向养老金领取者中的老人和中人支付所承诺的退休金而出现的融资缺口。二是由于抚养率提高,导致缴费人口与领取养老金人口之比下降,从而导致的养老金收支缺口。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今后38年中的前半段,养老金的收支缺口主要来自转轨成本;而在后半段,收支缺口的更主要原因是老龄化。现在约3个劳动年龄的人缴纳养老金来养活一个老人,而到2050年就是约一个人劳动年龄的人的养老金缴费供养一个老人,所以要保持目前所承诺的35%的养老金的替代率,肯定会出现很大的缺口。我们估算,在目前的养老金政策不变、没有其他资产注入养老金体系的情况下,今后38年累计的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现值(用名义GDP增长率作为折现率)可以达到75%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