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活动大课间为载体,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研究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正念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活动大课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套好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态度,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体育活动大课间 终身体育意识
一、研究的缘由
体育活动大课间的意义: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查阅教育部的检测结果和众多城市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后发现,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素质及肺活量持续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为此团清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教育部明确指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既有必要,又有现实的意义。
终身体育的意义: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这就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国家提倡与鼓励公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终身体育有利于开展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转变对体育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最终养成经常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学校体育锻炼的现实状况:各个学校都是千篇一律的课间操形式,学生每天听同一首音乐,机械地重复一样的动作,学生对做操的兴趣不浓,起不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在如今讲究个性的时代,学校和学生都缺少个性。再者,一共只有5分钟的课间操时间,碰到天气情况时间还得不到保证。所以,很难让学生得到良好的锻炼。在这样的学校体育锻炼形式下,很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活动大课间的优势: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大课间体育活动注重过程教育,使全体学生乐意学习、锻炼,在实践练习中能主动积极地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案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适合小学生身心,适合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大课间优势,增强学生体质。学校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项或以上终身受益的健身运动,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并对学校组织体育活动大课间做出指导。
二、概念界定:
体育活动大课间: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与原有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以下简称为大课间。
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大课间的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组织策略、评价体系等,找塌皮到一种适合学校开展的,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体育活动大课间模式,并指导大课间的改革与发展。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完善我校大课间模式,使其成为常规性活动。
四、大课间的实践策略
大课间的目标定位:大课间的组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大课间促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经常,更深入,更广泛的开展。学生通过大课间能够更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选择个人喜欢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一)确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责任部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性的活动,光靠体育组是很难开展的,必须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它开展好。确立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是顺利开展大课间的先决条件。我校在操作时做如下安排:总务处负责大课间器材的购置。教导处负责大课间的时间安排。班主任以及各班体育骨干负责管理本班的大课间。体育组负责编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形式、评价制度等。校长室和体育组具体监督。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
(1)研究众多兄弟学校的大课间方案,发现一次大课间活动少则25分钟,多则40分钟。我们认为这个时间比较适宜学生的锻炼,时间少了,达不到运动量,起不到锻炼的效果;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从而影响文化课学习。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我校的大课间时间为30分钟。具体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后,夏季安排在第一节课前。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大课间的组织形式是一个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集中指的是全校师生一起集中做操。分散指全校师生按照一定的秩序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指定的体育活动。
总体要求: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我们都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锻炼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老师与学生一起活动不仅能起到带头的作用,而且能让学生明白锻炼身体不是学生的事情,而是包括老师再内的所有人的事,增强全民健身的意识。
以下主要介绍分散的组织形式。
(1)以年级分组、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负责制)
在分散活动时,采取以年级分组,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即同一年级的各班参与相同的体育活动。这样的形式,容易在各班级之间形成一种竞争,能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各个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之间的竞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年级的两个或三个班级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如:接力跑比赛、3分钟长绳比赛。
(2)成立兴趣特长班。
即在分散活动时,根据学生的特长,全校范围内择优形成特长班。学校定期对这些特长班进行考核和展示。通过展示,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使更多的同学形成自己的体育特长,使其终身受益。创设特长班应该充分考虑师资、器材以及学校特色。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乒乓班、武术班、长跑班、长绳班和毽球班。这些特长班的成立解决了业余训练和田径训练时间和师资的问题。更为重要的形成了学校的体育特色,营造了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为培养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学生创造了环境。
(四)大课间活动内容的编排
在编排大课间的活动内容时,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活动的健身性和娱乐性。
健身性——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大课间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健身不仅是在校期间学习的需要和将来毕业后择业的需要,而且更是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需要。娱乐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目标之一。学生不仅积极参加大课间,而且为了追求终身的享受,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掌握身体娱乐的知识与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大课间活动内容应该是易学易懂,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
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与竞技运动员不同,他们参与其中重要的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大课间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方法,发展优势体育项目。这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观,否则就难以达到广泛健身的目的。
3、大课间活动内容还应符合器材简单,所需场地较小,容易开展的原则。
在如今小学活动场地普遍不是很宽余的情况下,这点也是重点要考虑的。而且只有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课外、校外才能和同伴,和家长一起锻炼,一起运动,慢慢养成一种课外锻炼的习惯。 实践操作:从以上原则出发,我们对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
1、 集体操系列。集体操又分广播操(雏鹰起飞)和武术操。
(1)在集体操系列中我们保留了“雏鹰起飞”。
它从运动量较小的上、下肢运动开始,中间是、体侧、体转运动,随后较剧烈的全身运动或跳跃运动,最后是整理运动。因为它的编排符合运动学的规律,很科学。通过练习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而且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
(2)在众多的健身操中我们选择了武术操。
在选择武术操之前,我们研究了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模式,确立的备选项目有:武术操、轻器戒操、韵律操、放松操、运动模仿操等等,在众多的健身操中我们最终选择了武术操。因为:
1)选择武术操,符合我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我校一直以争创特色学校为重要办学思路,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特色的创建工作。在体育学科中我们以创建武术特色为突破口。大课间时武术操的教学与练习有利于体育特色的创建工作。
2)学校师资的合理开发于利用。我校体育组有两位以武术为特长的老师,在创建武术特色中,两位教师功不可没。
3)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体育的挤压下,今天已走进个性近乎丧失的语境中[5]。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一份子,我们应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4)武术运动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经常坚持武术运动,可以使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对增强体质和发展速度、耐力、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很好作用。武术中的太极拳还具有医疗作用。学校体育老师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制了一套以五步拳和简单太极拳套路为主的武术操,再配上音乐。在大课间时全校师生一起学习武术操,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武术操练习,掌握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宏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为了防止学生因为长期做同一套武术操而感到厌倦,以至失去锻炼的效果,体育组决定,定期编制武术操。使学生一直保有那种新鲜与兴趣。让那份武术热情伴随每一个大课间,对武术始终保持兴趣,形成一定的武术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武术不仅成为学生的特长,也将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2、 分班活动系列:
在分班活动时,我们设置了以下活动内容:田径类(接力跑、慢跑、立定跳远、10米×4往返跑)三跳类(长绳、短绳和毽子)、体操类(仰卧起坐和压腿)
活动办法:各年级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循环,依次对以上活动进行练习。
1.跳绳和毽子这种锻炼价值高,器材简单方便的运动项目深受教师学生的欢迎。跳绳和毽子在我校又有很好的基础,利用大课间时间发展学校的优势项目,形成特色。
2.田径项目是体育活动的基础,但是纯竞技的田径项目练起来太枯燥,学生缺乏兴趣,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尝试赋予它更多的娱乐性和竞争性。如:在立定跳远场地画上不同标准的线,分“好”、“良好”、“仍需努力”。再如:慢跑项目中,实行自我比赛,“今天比昨天多跑了多少”。
3.体操类由于师资和安全性等问题很难在全校中开展,但是它的锻炼价值是很大的,所以我们选择了技巧项目中危险性相对较小的发展腰腹肌肉力量的仰卧起坐和操作简单发展柔韧性的压腿。
分班活动的内容,体育组围绕健身性和娱乐性的要求,广泛征集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对活动内容作出调整和更换。使学生能有广泛的运动兴趣,接触到更多的锻炼方法,掌握更多的活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体系
(1)体育课中检验制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大课间中的活动内容。体育老师在课堂中涉及大课间活动内容,以此检验大课间时学生的练习情况。这样既可以对学生作出技术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也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使学生在大课间时自觉的进行活动、大课间以外自愿的练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班级考核制
成立大课间考核组,主要由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组成。主要在大课间时检查各班的出课情况: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是否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了。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锻炼时间。检查后作好记录,每月评出“大课间优胜班”。
(3)组织大课间活动项目的比赛
组织年级之间的比赛。如:全校武术操比赛。又如:三年级各班全员参与的接力跑比赛等。比赛中从过程入手,评价内容可以从学生的竞赛参与、竞赛积极性、遵循竞赛规则、团结合作精神等方面入手。不能否认,学生参加竞赛都想有个好的结果,他也维持着学生比赛积极性和课外锻炼的积极性。所以大课间活动项目比赛应该多设奖,多鼓励。让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可以评出成绩优胜一二等奖和纪律优胜一二等奖等。通过比赛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刺激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特长班考核制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特长班外出比赛,以此来检查特长班,根据比赛的成绩对特长班进行考核,形成特长班之间的竞争。组织乒乓班、长绳班和毽球班参加街道和区级的比赛,组织武术班在儿童节时表演,组织长跑班参加环西湖跑比赛。参加比赛或表演让特长班的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从而增强了锻炼的兴趣。比赛时采取选拔制,即选拔成绩优秀的学生比赛,从而在班级成员中形成一定的竞争,刺激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六)雨天大课间的策略
研究众多学校的大课间实施情况,发现很多学校的大课间在雨天是空白的,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认为在雨天实施大课间也非常重要。
第一,形成雨天也可以锻炼的正确观念。学校可以创编室内操,全校师生在大课间集体练习,从而弥补运动量的不足。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即雨天也可以进行锻炼。
第二,利用雨天,可以传授更多的体育保健知识。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懂得更多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有充分的认识,激发其强烈的内在动机和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和前提。
实践操作:雨天我们安排了室内操、利用网络进行体育保健知识学习、录制体育比赛在大课间转播。
五、成效
学校实施大课间以来,学校的体育氛围发生了改变。经过调查,学生喜欢参加大课间活动,参加大课间的积极性较高。特长班成绩明显,在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如:参加杭州市环湖跑,获得男子组第五名,女子组第六名的好成绩。当乒乓班的同学捧回“区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奖杯时,一时学校的乒乓桌不够用了。经过练习,很多同学爱上了乒乓球,在课余认真锻炼,形成了自己的特长。经过大课间练习和体育课渗透,我校的武术特色已经基本形成。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高涨,课外体育锻炼积极。向体育室借器材的学生多了,课余时间的活动内容丰富了,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体育爱好和专长,或球类、或三跳类……并能在课余时间坚持锻炼,不断提高。
结语:
随着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如何科学的进行自我锻炼,加强学生自我科学锻炼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学校体育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可靠的基础,发挥终身效益。学校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体育活动大课间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重要载体,为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大课间,为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