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画家所展出的众多画作中,李适中(1943生,安徽颍上人。李适中从部队转业到阜阳地区文工团任艺委会副主任。后调展览馆,文物局工作。创作版画作品”夜校新课”、”辅导报告”,”两代人”等,发表于:上海人民出版社“黑白版画选集”,“人民日报”,”文汇报”,”北京周报””安徽黑白木刻集”等。李适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下海创办文化产业,任工艺厂长、绿洲房地产公司经理。发明高分子工艺技术,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奨及国家专利。创办青铜器文物研究所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单位。)的梅花最诱人眼球。他笔下的梅花,红、黄、绿、白,各色皆备,争奇斗艳,美妙可人。但无论何种梅花,在他的笔下,枝干铁样苍劲,虬曲铮然,正如董必武在《题画墨梅》中所题咏的那样“花寒不落墨常新,劲挺疏枝最有神”。确实如此,李适中的国画梅花枝干,着墨并不繁杂,疏枝劲挺,往往以少胜多,给人的感觉总是笔未到而意到,笔墨到而神韵至,寥寥几笔就能把傲霜斗雪而独秀天地的梅花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个盛开的梅花以及羞答答的花骨朵,在他的笔下,疏密相间,繁简相宜。挤挤挨挨的,热闹喧哗;单单散散的,自在悠闲。张扬的,艳若舞女;羞闭的,雅如淑女。其红梅,艳丽得没有丁点俗气;其黄梅,淡雅中又蕴涵有几分娇艳;其绿梅,清韵格调里又多伴有雅致;其白梅,用一个字概括——雅,再用一个词形容——灵动。有人说彭强的白梅最是神来之笔,此话不假。他的那些白梅,不需要艳彩来修饰,不需要重色来妆扮,枝干亦墨,花儿花骨朵亦墨,但同样的墨色,一经浓淡干湿虚实之变化,就显然地多姿多彩活灵活现起来。仅靠单一的水墨,如果没有“一番寒彻骨”般的磨练,如果没有大家般的灵气,要画到圈内人和门外汉都一致赞可的如此白梅,恐怕是好多丹青手也都玩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