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正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
1952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1%、20.9%、28.2%。在优先发展工业战略带动下,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迅速提高,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为28.2%、47.9%、23.9%。
近年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1953年至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8.4%,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0.7%,分别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2和0.9个百分点。
扩展资料:
影响:
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上。
党的十六大强调,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国有经济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