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西部的反山墓地发掘出11座良渚文化墓葬,出土各类玉器1200余件(组),次年,又在反山墓地东北方向约5公里处的瑶山墓地发现11座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玉器700余件(组)。这两处墓地出土玉器的总量大大超出了过去发现的所有良渚文化玉器的总和。反山、瑶山墓地的发掘,把人们对良渚文化及其玉器的总体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就目前的资料显示,良渚文化玉器已有30多个品种,主要器物有璧、琮、、璜、冠形器、三叉形器和镯、管、珠、坠、柱形器、锥形器、带钩、环等。
玉璧是一种圆形薄饼状、中部有一圆孔的器物。良渚文化玉璧几乎都是素面无纹,孔为对钻,璧体较大,出土数量也较多。在良渚文化墓葬中,玉璧有的集中堆放在墓主人的腿脚部位,有的则平铺在死者周围或尸体之下,在制作上又呈现出明显的精致和粗劣的差异,同时还存在有琮无璧、有璧无琮的现象。据此,人们认为,玉璧在良渚文化时期除了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礼玉外,还应有其他的功能,如代表某种财富的观念或是贵重的馈赠礼品等。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积最大制作十分精致的应是玉琮。所有发掘到的良渚文化玉琮都有繁简不一的雕刻纹饰,其主题是由兽面和神人组成的神人兽面像。琮的形状大多是外方内圆,琮体上大下小,有的还分层分节。最短的玉琮只有一节,最长的则在10节以上。被誉为“玉琮王”的标本出自浙江反山12号墓,这件“琮王”为矮方柱体,中有圆孔,上下贯通,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琮体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制一神人兽面图像,共8个,系首次发现。图像主体为一神人,脸面呈倒梯形,圆眼重圈,鼻宽嘴扁,16枚牙齿由横长线和竖短线勾出,头上所戴,内层为帽,线刻8组细密的卷云纹,外层为宽大的冠,刻22组以单线为茎、双线为边、短线为根的放射状翎羽,脸面与冠帽均为微凸的浅浮雕。下部为肢体,上肢耸肩、平臂、弯肘,五指平张叉向腰部,下肢作蹲踞状,脚为三爪蜷曲,四肢上为阴纹线刻的卷云纹、弧线、横竖短直线,神人的胸腹部以浅浮雕凸出威严的兽面纹。在琮的四角,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左右对称,第1、3节为神人兽面像的简化形象,第2、4节为神人兽面像胸腹间的“兽面纹”,惟省去了鼻和细密的纹饰,在两侧各增加一组鸟纹图像。这件“琮王”所表现出的繁缛独特的纹饰、构思绝妙的匠心、精湛超凡的工艺和宽阔硕大的形体均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也是全面认识良渚文化玉琮的珍贵例证。关于良渚文化玉琮的演进及其功能,学术界仍在不断探索,有些学者认为,玉琮可能是与图腾崇拜有关的某种物体的转化物,玉琮内圆外方的造型象征着天圆地方、天地合一,这种玉质礼器既是贯通天地的法器,又是某些权力的象征。玉琮上的神人兽面图像及其与鸟像的组合是良渚文化时期人们崇拜的神徽,鸟、兽、人寓意天、地、神,是良渚文化先民在原始宗教进化过程中对崇拜对象多神“兼并”的最终亦是最高形式。
在良渚玉器中玉冠形器的形状很像神人兽面像上部的插羽披茅的冠。以素面较多,只有少数在器身上刻有精美的神人兽面图像。反山、瑶山出土的冠形器,多数位于死者头部一侧,附近常摆放串饰或与玉管贯连的玉璜,似非实用器。该器用途目前还未明确,有人认为具有求神的意义,是巫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器物。
三叉形器仅见于反山、瑶山墓地,器物上端有3个并列的枝杈,杈均有孔,可以上下贯通,常和一枚长玉管相接,与成组的锥形器相邻或叠压,有的器背有3个钻有竖孔的方突或在两侧杈上各钻横穿。该器只反山和瑶山有出土,约半数琢有精致的神人兽面图像,有的正反面进行花纹雕刻,工艺十分精良。串饰是以管、珠、坠为主体的贯穿而成的装饰品。玉管数量较多,每件串饰通常有10余件或数十件,管截面呈圆形,同串中相邻的玉管能对接并合。珠的数量较少,有的形似短管,有的仅两端磨成圆形,有的呈球状,有的一侧平齐。坠的形状与锥形器相近,但较短矮,剖面浑圆,每墓常有一件或一对。
在玉器中还有一些锥形器长短不一,短者几厘米,长者近40厘米,形体有圆锥形、方柱形等。部分断面方正如琮,并饰有简化神人兽面图像,其功能尚待研究。牌饰以平面圆形的较多,圆形牌饰的中心都有孔,形体较小,一侧常有作穿系贯连用的一小孔。该器多素面,少数外廓雕出三或四个顺向或相向的龙首。出土位置在胸部,常与璜相伴,应是装饰类器物。
品种繁多的玉器是怎样造成的呢?良渚文化的琢玉工艺是人们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和热心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尚未使用金属工具的时代,先民们能琢制出如此精美绝伦、异彩纷呈的玉器世界,确实是人世间的奇迹。
良渚文化玉器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选料、切割、研磨、勾画、钻孔、雕琢、抛光等几道工序。
良渚文化玉器之所以工整、美观,与研磨、抛光等工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玉料切割后,胎料表面必然出现深浅不一、凹凸不平的状况。在雕琢之前,必须进行表面平整。工匠们可能采取磨制石器的方法,将胎料在平的砂石或在铺有一层细沙一类物质的平台上反复研磨。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最终也会在玉器表面留下痕迹,但经过研磨后留下的痕迹毕竟是浅细的,在此后的抛光过程中都会消失。玉器的抛光,使用的可能是兽皮和麻丝织物等,在这些物品上来回摩擦,玉器会产生光洁如镜的效果。
钻孔工艺在良渚文化玉器上广为运用。一些大孔径的孔洞,是用木棒或竹管加砂蘸水钻成的,如琮、璧等玉器上的穿孔。一些直径较小,有的只有1~2毫米甚至更小的穿孔,则是由石质工具加工的。
良渚文化时期,镂空技术已经出现,从张陵山东山遗址的杖头、反山的冠形器、瑶山的璜上看,制作时有的先钻出单孔,有的是钻出连孔,然后可能使用锼弓子或锼条一类工具再进行勾勒。当时的镂空工艺虽然显得比较粗糙,造型也较简单,但这一工艺的出现却是对玉器制作的一种突破,它为后世玉器镂空雕的普及和提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