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原文: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
《春晓》一诗,最大的特点,便是选取的角度,全诗展现的画面,不是诗人看到的风景,而是诗人“听”见的风景,诗人只是听到了声音,剩下的,都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
还在“春眠”的诗人刚刚醒来,天已经破晓,诗人听得见院外四处响起的鸟叫声,回想昨天夜里的风雨,院外的花枝被吹得呼呼作响,想象院外树上的花一定会被吹落许多。
可鸟叫声,风声,雨神,花落声,这些诗人都没有看见,是他所听见的。一首《春眠》,诗人竟是用自己的听觉写出了春天,这样的功力,怎能不让人感佩。
诗人自己明明在屋内,写的都是自己在屋内听到的风景,结果却把屋外的景色写的淋淋尽致,仿佛有了灵魂出窍的超能力,身体还在屋内躺着,灵魂却游走在了无边的春景之中。
满地的落花伴着雨水浸入小径,枝上残留的雨水不时地滴落,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惊动了树上栖息的啼鸟,鸣叫一声,展翅飞翔,冲入那生机盎然的春日破晓景色中。
最后,游览春景只有,孟浩然神魂归位,返回了还在屋内的身体之中,他伸了伸懒腰,但后面他会如何昨,是真的起来去游园,还是继续好春光不如梦一场,诗人没说。
让我们读者自己去想象。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孟浩然的《春晓》何止是妙,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明着看似写花,但更是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黛玉葬花,孟浩然惜花。
惜春长怕花开,何况落红无数。《春晓》一诗,除了诗人“听”到的美景外,还包含了他对春景的喜爱,珍惜,让每一个热爱自然的读者读过之后,自醉于春晓时节的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