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找的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天气变化快。夏季也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由于水温高,鱼类病原体也会大量繁殖。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精养方式,池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比较肥,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严重时就可以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突变,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减少。养殖鱼类如果出现长期浮头,鱼类表现为下唇比上唇长,食欲减少,饲料利用系数降低。鱼体也会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鱼病也随之大量发生。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措施。
1日常管理
1.1注意调节水质:水为鱼类生存环境,要养好鱼,必须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绿下午黄绿色最好。控制措施有:①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水量为1/4~1/5。②每个月用洲旗牌稳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泼洒2次,每亩平均水深1m用70g即可。可明显增加池水的碱度、硬度,提高池水二氧化碳平衡能力,又有预防鱼病的作用。③适量施肥,一般根据水色确定要求量少、次数多。在晴天施肥。④控制大型浮游动物发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鱼又经常浮头,下风肉眼能看浮游动物时,可用鱼虫清每亩平均水深1m用20毫升全池泼洒,能预防虫害发生,或者适当增加鳙的放养量。⑤有条件可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体中溶氧量,改善水质。
1.2严格做好“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晴天多投饲料,雨天少投饲料,投饲料总量为总鱼量的3%~5%,同时保证饲料质量,避免投饲料过量,既造成饲料浪费又会败坏水质。
1.3鱼病预防: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都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发病后的病鱼已经没有食欲,即使使用特效药也会因鱼不摄食而难以进入鱼体内,因此必须十分强调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鱼苗下池前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彻底清池,消灭病原体,生石灰消毒后一般经过7天后即可投放苗种。在饲养过程中,一般平均水深1m每15天用洲旗牌稳定性二氧化氯70g左右化水泼洒一次,对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都有很好预防效果。
2常见鱼病防治
2.1病毒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病毒性鱼病主要是草鱼出血病。
(1)出血病的主要症状:病鱼鳃盖、鳍基处、口腔出血,鱼鳃出现白鳃。
治疗方法:平均水深1m每亩用洲旗牌稳定性二氧化氯1吨,间隔1天再使用一次。
2.2细菌性鱼病: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赤皮和烂尾病等。
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鳃丝尖端腐烂,常带有污泥、鳃盖内表皮充血、腐蚀,出现所谓“开天窗”症状,鳃上粘液增多。
细菌性肠炎病的主要症状:病鱼肛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带血的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细菌性赤皮病的主要症状:病鱼鳞片容易脱落,腹部出血并伴有体表溃疡。
细菌性烂尾病的主要症状:病鱼的尾柄,躯干腐烂,发生“蛀鳍”现象。
以上是养殖鱼类在夏季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①每亩平均水深1m用70g洲旗牌稳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间隔1天,连续2次,同时用“鱼菌清Ⅰ号”或者“鱼菌清Ⅱ号”拌饲料投喂,5天为一疗程。
②每亩平均水深1m用生石灰40kg全池泼洒,连续2次,同时用“鱼安康”或者“鱼安清”拌饲料投喂,5天为一疗程。
2.3有害藻类:池塘中大量繁生铜微囊藻,水花微囊藻等,在下风水面漂着一层翠绿色的膜,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分散,产生羟胺和硫化氢有毒物质,会引起鱼类死亡。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m用250克硫酸铜溶液泼洒,同时每10天~15天泼洒生石灰10~15kg。
2.4寄生虫病:病虫害主要有锚头鳋、鱼鲺、指环虫、复口吸虫寄生在鱼鳃或体表,严重时可以引起养殖鱼类的死亡。
治疗方法:每亩平均水深1m用强力“鱼虫清”20毫升全池泼洒,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3次。
3鱼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①注意正确量鱼池面积、水深,计算鱼池水量。
②泼洒药物时应掌握在晴天下午,鱼浮头时不能用药,用药时如遇阴雨天气,可用增氧机增氧1小时后泼洒。
③用药时如果是水位浅水质瘦,药效作用快,可适当减少药量,特别是硫酸铜,瘦水池应特别注意减少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