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要工作任务

2023-05-23 综合 25阅读
1.继续推进质量工程,着力培养有特色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基。我们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作为租滑亏校、院的“一把手”工程,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创新机制与从严管理等方面的关系,从质量观念、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建设投入等方面入手让顷,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要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突出重点、着眼长远、重在特色,以点带面,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要以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抓好专业建设,争取使所有专业进入一本招生;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努力扩大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门数,推动教学改革成果与课程建设的融合;以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和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带动创新教育,探索和完善创新教育模式,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支持学生创新、创造、创业活动的开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奖促进教学改革,继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既要重视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更要注重教改成果的实际应用;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持续提高,进一步从严治教、严谨治学,建立并完善校、院、系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和预警机制,建立教学与学生管理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大力加强学风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素质拓展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抓好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认真组织和广泛参与各类就业市场,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保持较高的学生就业水平。

2.继续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上层次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基础建设,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要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从当前入手,切实抓好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整体规划、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全面提高”的原则,推进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人才和资源建设上的聚集作用,在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上的支撑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的基础作用。

坚持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着力于培养汇聚学术梯队,凝炼学科方向,发展学科平台,丰富学术成果,培育学科特色。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辐射、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的“融合、交叉、创新”;同时,做好新增重点学科的规划工作,加强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若干个富有优势、具有特色的学科群;要抓好全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进一步采取措施,大力推动非工类的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要以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突破为目标,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全力做好博士学位授予权申报工作,奋力实现授予权的突破;对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要按照建设规划,确保投入,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力争提前通过国家学位办的验收,招收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抓好硕士学位点建设,积极扩大硕士点数量,注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推进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改革,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硕士论文质量,实现硕士研究生规模的稳定增长和培养水平的稳步提高。

3. 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全力推动科研工作上水平

要以各类纵向课题尤其是国家级课题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层次和水平。抓好科研课题立项申报、研究攻关、专利申请、成果报奖和成果转化等环节,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力量,组织、孵育新的重大课题,加大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力度,力争使高层次科研项目和奖项保持增长,弊神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上取得新的突破,加速提升科研工作水平。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运行机制,完善激励政策、管理办法和分配制度,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

紧密结合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战略伙伴关系,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咨询,拓宽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成果,提高科技对社会的贡献度。深化产业体制改革,加强产业的运营和管理,促进科技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扶持成熟科技企业上市,加速做大做强;提高科技产业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率。

4.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的关键所在。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机制上不断优化、从政策上适当倾斜、从经费上加大投入,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稳定创造良好的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

要以竞争择优为导向选拔人才,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导向配置人才资源,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评价人才,以鼓励敬业和创新为导向激励人才。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培养和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师和团队,着力培养造就本学科领域的教学名师和学术领军人物。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关心和爱护青年人的成长,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和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学术梯队。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术道德规范,反对学术不端行为,防止学术浮躁,大力提倡踏实做事、做学问。

要充分重视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教学辅助队伍等各支队伍建设,支持各类队伍优秀人才的成长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5.积极推动管理创新,不断优化学校管理体制

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面对学校办学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机制。

继续改革和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机构,明确职责范围,理顺关系,强化岗位责任,完善各类人员考核办法。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全员聘任制的有效途径,以业绩和质量为导向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完善管理重心下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权、利的关系,充分发挥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委员会,强化功能,发挥作用,推动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积极探索和创新两校区运行机制,注重校区的功能协调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学校重要规划、项目设备投资、重要制度出台和大宗物资采购的专家咨询论证体系,完善民主管理和议事决策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进一步转变机关管理职能,强化机关的服务和协调功能,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健全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以“服务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加强饮食卫生、学生宿舍、校园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强化后勤保障功能,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6.科学推进办学基础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抓好新校区基本建设。要继续按照高起点规划、建精品工程、高效率运转的原则,搞好规划设计,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建设功能齐全、数字化、园林化、有特色的现代大学新校区。

抓好实验室、实践基地和图书馆等项目建设。要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特别是新办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优先投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快工程实践和创新教育基地、文科实践基地和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建成一批数量、结构和水平都能适应我校教育教学、科研需要的实践基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校园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和优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与条件。

大力开源节流,进一步增强学校综合经济实力。在继续争取原有国家、省、市资金来源渠道和政策的同时,进一步争取合作单位等社会资源,增强经济实力。继续深化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和机制改革,理顺关系,加大学校对资产、资金的统管力度。建立健全各类投入产出的考核机制,加强效益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堵塞漏洞,优化资金、资产运作管理和控制。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厉行节约,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

7.全面开展和谐学校建设,致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和谐学校建设是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当前加强和谐学校建设就是要立足学校实际,以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弘扬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校发展。

要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民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以维护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为目的,统筹安排,切实改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居住环境和提高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待遇,切实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收入水平。以营造稳定的校园秩序为目的,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树立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为目的,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团结协调、合作共享、大气亲和的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人心思齐、人心思进、政通人和的发展环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