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老地主的《知青》这篇文章钩起了我对知青生活的辛酸的回忆,在那艰苦的年代,在那特定的历史时代,我们这些刚成年或还没有成年的青年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被迫离开自己的父母兄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到那艰苦的环境中去自谋生路,这其中坎坷的经历,痛苦的磨难是别人无法体会和想象的。只有我们知青才有切夫的感受,每当回忆起往事,既有撕心裂肺的痛楚,也有常人无法获得的收获与感慨。
在《蹉跎岁月》里我感受到我们这代人没有沉迷于痛苦的回忆之中。而都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那段令我们难以忘怀的艰苦岁月。真是令我感动。
其实那段艰苦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历史在我们知青的记忆中是一段永远也磨灭不掉的深深的痛,每当想起那乳臭未干的孩子将要离开爹娘走出家门的那一瞬间发自心底的、撕心裂肺的呼喊:爹、娘,我不想走啊、、、、、,我不想离开家啊、、、、、,我不想离开你们那、、、、、,就心如刀搅,终生难忘。每当想起运送我们的汽车开动即将离开青岛的瞬间,眼泪顺着双颊止不住的流淌,再见了青岛,再见了我的家乡,再见了亲人、同学、朋友。车轮无情的启动了,刺骨的寒风肆意的穿透着单薄的棉衣,尽情地撕扯着我们这些无知青年已流血的心脏、、、,想起这些心底就升起一股酸楚的离别的惆怅。每当想起劳作一天,精神与体力都以耗尽之时,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生火做饭,做毕,望着那令人没有一丝食欲的饭菜。就想起放学归来,慈祥的老母亲已将可口的饭菜端在眼前:孩子饿了吧,快吃吧。每当这时心里就在不住的祈祷,我的亲娘,苦命的孩子何时再能回到你的身旁。每当夜深人静独守空屋的时候,碾转反侧,难以入睡,孤独就象一个无法驱赶的恶魔缠绕在已饱经磨难的躯壳里,尽情的撕扯着你对城市印象的记忆。唯一与我相伴的就是那廉价的对人体有害的香烟,一支一支又一支的陪伴我度过那难熬的漫长之夜。七八年的孤独生活,造就了我孤独的性格,扭曲了我的人生,使我不愿与人交流,默默独处的怪异性格。更有那阶级斗争的年代,哪个青年的出身稍微有点问题,那就更惨,记得我们下乡青年组有个青年的哥哥被打成叛徒特务,正好又遇上批林批孔的时候,这个同学干活稍微不如贫下中农的意,于是就在社员大会上进行不点名的点名批判:某某下乡青年家庭有问题其哥哥是叛徒特务,来到我们这儿接受贫下中农的在教育,来到后不但不好好劳动还、、、、、。致使这个同学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夹着尾巴做人,一天到晚默默无语。还有多少苦与难的磨难,谁也说不清了。经过这些艰苦的不可回首的痛苦经历,我们都挺了过来,离去的,就业他乡的,留在原地的,回城的,谁都不再愿意提起那段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但我深信艰苦的年代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那痛苦的回忆,而是那永不屈服的坚强的脊梁与顽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