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到的古代文章全是用文言文写的,古代人真的就是说文言文吗?

2020-04-30 教育 309阅读

想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很无奈却又必须去做的事,就是古文的学习,在学习古文的时候,无疑是有些困难的,因为有些时候你不但要去学习这些古文字的意思,还有理解当时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只有理解了背景才能真正的掌握这篇文章的意思。这就很头疼,因为有些时候你学一篇文章可能就要好多的时间,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背诵。

背诵普通的文章当然大部分人都没有问题,但是古文的背诵因为语法意思,语句的组成等都不同,所以就会很困难,每当这个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难道古人就是这样说话的不成?而且我们在很多古装剧里面也用了文言文的语法来日常交流,所以这样的疑惑就更深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古文之所以称之古文,因为它其实是作为一种文章存在的。

也就是说,古代有两套语法,一套是写文章用的文言文,另一套就是日常交流用的白话语法。其实这所以要开发出两套不同的语言主要原因就是日常语言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今天用今天的语言记录文章什么的,后来的人可能就不明白前人写的是什么意思,而且因为当时中国的各个地区的语言文化也不同,也会造成这里的语言文字记录的东西,拿到另一个地方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情况。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出现,读书人在学习写文章的时候就会学习另一种,文字表现形式。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而且我们都知道文言文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捷,它简捷的文字表达了很多的意思,造成它简捷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所以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文体。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