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有哪些?

2020-04-24 教育 109阅读

《一》穿着礼仪

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二》、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时遇见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说“再见”。

4、发现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

5、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三》、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向同学请教问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四》、升旗礼仪

1、升旗时,要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要洪亮。

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五》、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六》、问候礼仪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七》、就餐礼仪

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要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扩展资料: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我们在教小朋友要讲究文明礼仪时,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从行动上去改变小朋友的行为,给予小朋友关爱,让小朋友明白爱,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辨别美与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都应该按这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 讲文明,懂礼仪。

3、 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 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 不学礼,无以立。

7、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8、 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

9、 礼仪体现的是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生文明礼仪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