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报道,江苏淮安市民朱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网红减肥药”,按要求每天服用三包,没想到两天后全身无力,头晕、心慌、呕吐,可体重一点没减掉。后经权威部门检测,减肥药中含有西布曲明等违禁成分。
网红减肥药被曝添加违禁成分,类似事件已是屡见不鲜。其主要销售渠道是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核心玩法就是“朋友圈分享”“熟人圈子口耳相传”以及一对一的私下交易。正如“一位微信签名为‘月瘦8至20斤’的原料供货商说得那样,”来我这拿药的人心里都清楚,国家不让卖。但是在社交平台,熟人之间的社交纽带和信用背书为网红减肥药买卖的红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的是,权威的公共监管目前尚无法介入具体、微观的私人社交场景内。社交与电商的深度镶嵌,让一切变得棘手起来。
与传统的假药案相比,这些案件所具有的新模式很容易让其躲过监管,其“办案取证过程奔波辗转多地、延宕多时”,巨大的执法成本也让警方意识到“仅靠事后打击远远不够”。
传统意义上,一切药品都有一套完整的监督链条,这涵盖了从厂家、经销商到终端零售的全过程,包括药品的广告投放、落地营销种种,也有一套完整的规范和严格的执法约束。然而,“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一对一私下分销、零售和支付。最后,用快递邮寄”的社交类电商交易模式完全绕开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既有监管。隐藏在对话框和微信群里的“推销”和“买卖”,几乎并不能被识别,这几乎构成了游离在法律之外的独立市场,没有是非、对错和规矩可言。
问题“网红减肥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与之类似的,还有来历不明的“私家食品”,以及涉嫌侵权的高仿大牌……商品社会的游戏规则和价值秩序,在电商社交化的风潮之下,瞬间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基于此,除了加强警方的严厉打击、构建对电商企业、社交平台的追责机制之外,还要寄希望于监管部门变革传统的监管方式,构建针对电商、社交平台的监管体系;促使电商、社交平台在打击假药、假货方面发挥作用,比如说不妨对交易频繁的个人第三方支付账户加以预警,通过大数据用户画像等技术,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明确社交平台的管理责任。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