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所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020-04-17 文化 1330阅读

古诗《所见》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准备捕捉知了的一刹那图画。

原诗:

《所见》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释义: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扩展资料: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瞬间的特点加以描写,反映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动有静。

诗人先描绘了小牧童的动态:牧童骑牛唱歌,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描绘了小牧童的静态:想捕捉知了,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

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见 (袁枚的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