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健身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学习心得500

2020-09-17 健康养生 354阅读
健身太极球是太极新编创的用健身球做练习器械的健身套路,属太极健身系列。实践证明:练之有显着的强健身心的作用。现在公开传授的有太极健身球套路两套、基本功和形神庄。
在传统武术和太极拳里,曾有过以球做练功器械的先例。且有石球、铁球、木球、纸球的不同。而且已形成完整的独立功法,并且以之做练习掌力、指力、臂力或做练暗器的辅助功。太极拳更是以之作旋腕,旋臂及练螺旋劲的辅助功。往往结合着野马分鬃、倒撵猴来练习。太极健身球和形神庄是依据太极理论(并参照了混元整体理论),结合太极拳、内家拳内功的练功的练气要求,编创的新型健身方法。它通常做为健身的独立功法来习炼,也可依个人需要做为太极拳(或其它的内家拳)的基础功或辅助功来习练。
太极健身球有如下特点,即高效、简易、合理,安全。
1 高效
可使练习者很快进入太极健身运动中练形、练气、练意、练劲的角色。而练太极拳最关健、最实质的要求基本上可以用五个宇来概括,即松,柔、轻,灵、整。
松包括松形和松神。松形关键是松腰,因为形主宰于腰。一股所讲的松腰指腰前后左右要有一定的恬动度,没有像我们那样讲脊柱那儿的松法。练太极拳时的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松沉。身体放松之后,感觉很沉,练习时感觉胳膊、腿像灌了铅一样,抬不动。把胳膊轻轻地放在别人身上,别人感觉压力很大。俗话说死人沉,死沉死沉的。活人好搬,一百斤口袋好搬,一个刚死的人,软绵绵的,虽然还是一百多斤,搬起来却特别费劲。
放松是要松沉,可练太极拳动作又要轻灵,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动作要柔。柔不是柔软,而是柔韧,柔中有韧,拉之不断,压之反弹。用柔韧把松沉和轻灵这对矛盾统一起来。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有运动思维,动作时不会用力,按理说他应该有功大,实际并没有。民族舞蹈演员跳舞时不用力,他们练一辈子也没有出功夫。
一般人身体放松不用力时,往往不是空瘪(处于静态时),就是空描(做动作时)。所以用意不用力这句话还须加上些具体内容,即意念明确地贯注到动作中去。从而使动作呈现出轻灵。动作轻而不浮,轻而灵,这就需要用意念贯注形体。
灵是灵敏之意。动作(发放信息)要灵,感知(接收信息)也要灵。
要想达到以上要求,那就需要运用“形松意充”这句口诀。形体要放松,意念要充斥周身。“形松意充”把松、柔、轻、灵都贯穿在里边了。胳膊放松后,意念贯注到里面把它充斥起来,这样静止时很沉,动作时很轻灵。练太极拳时里面要有内劲充着,整体上是柔,局部是刚。内家拳多讲弹簧劲。一个铁块,里外都是实的,它只有刚,没有柔。弹簧外面是螺旋形,有很强的张力,这是它的刚;里面是空的,这是它的柔。弹簧整体上是柔的,你把它往哪边掰,它就住哪边弯,可局部是刚的。我们应从中悟出练功的道理。
练太极拳要整,身形要整,四肢与躯干要整,动作要整,神气要整。有所谓外三合、内三合之说。如练大极拳要求两膊相系,两掌相顾,两肘相连,上下相随,这一切都是为了整。我们以前曾经讲过用三圈相摞练整体性,实际不仅有人体上、中、下的三圈,周围还有三圈,手是一圈,肘是一圈,身是一圈。上中下三圈相摞,然后腰一动.带动周围的三圈。然而这一切对初练大极拳的人来说,是难以领会其真正含义与要领的,所以一般习练者,只能简单地从事练架子的形体锻炼,不知如何练气、练意,更不知如何练“内劲”。在编创时,太极健身球就有意针了这一现实。它可以使习练者很快地进入练太极拳全方面脚色,讯速领悟太极功能状态。
太极健身球的练功器械我们选择了健身球(形神庄健身法在习练时不使用器械),鉴于球轻而柔,练时易于体会用意不用力,而呈轻灵气态;另—方面,气球的柔和弹性感,易强化人的气感;另外不停地揉球,能促成精神的集中,这三者有助于把我们的知觉运动(或觉知运动)从自然状态变为自觉状恋。像感觉和运动这样的生命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它在不练功夫的人身上是自然进行的。练功夫,尤其是练太极拳,要主动的从内部进行活动,要感觉到生命运动的每个过程,从自然走向自觉。但是很多人练拳多年也没能自觉、主动地掌握觉知运动,达到懂劲的程度。我想这是因为没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求的缘故。尽管练太极健身球是以健身而非技击为其目的,但对“懂劲”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不仅竞技时要懂劲,而且练习时也要懂劲。我们可以用懂劲这种功能来指导自己的健身实践,以克服身体里面的不足。
这两套太极球各有侧重。第一套太极球主要练松沉、轻灵和整体性,辅以螺旋(第七节)。第二套太极球主要练螺旋,辅以整体、轻灵。太极拳最突出讲螺旋劲。如陈派太极拳要求在练拳时胳膊、腿都要转动。可是刚开始练拳时,顾了转就练不了拳,练了拳就顾不了转。我们则专门安排动作来练习旋转。把第二套太极球练熟后,出手即螺旋。这两套太极球均刻意将太极拳的基础和基本要领都融进去了,不仅有助于健身实践,而且利于太极竞技尝试。
此外,太极健身球(和形神庄健身法)还有明显的强身健体作用。练这两套太极球,乍看起来似乎运动很小,其实不然,它锻炼非常全面,关系全身各个部分,很多动作都是“一动无不动”的全身动作。所以 ① 练这两套太极球不仅很快就能掌握太极健身运动的练习要领,而且内气发动得比较快,促进经脉的气血流通,从而为健身祛病奠定了雄厚基础。练此方法时很多人都会微微出汗,但却不会有一般运动时伴随的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现象。从智能气功或传统中医的立场来看,是营卫调和,阴阳既济的表观。传统医学(即中医)所说的“气血流通,百病不生”的道理,可以在这里得到体现。② 第一套太极球以练松腰为主要对象。这一方面为太极拳的腰为主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腰为肾之府,练此功,对强腰壮肾有巨大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而智能气功认为肾与元气有着直接关连,这一切均对人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3)练螺旋劲是练形气神整劲的有效方法,第二套太极球把认为人们难以把握的螺旋劲通过球的运作,将左右、上下、前后各方向(包括混合)的螺旋劲简单化。故能通过短时习练,就能体会到螺旋劲的实质,为进一步练习太极健身方法打好基础。
2 简易
这里所说的‘简”是简便,“易”是容易。所谓简便,一方面是动作简单,每套功只有八式动作,内容单纯,而且这些动作多是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动作;一方面练功方便,不受环境、场地等条件限制。所谓容易是指易教,易学、易练。真可以说是一讲就懂,一教就会。
3 合理
如前面介绍,太极健身球在编创时一方面是根据传统太极理沦,一方面还参考了混元整体理沦,使得这套健身方法的理论依据更加细腻,合理。因为混元整体理论是对传统气功理论的元气论、气化论进一步的发展,曾接受近现代科学实验多层面的检验,使传统功法中的“虚无缥缈”的气初步摆脱了神秘的境地.而且强调意气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气一而动志”“志一而动气”以及“气随意行”、“气缘心注”、“气缘心生”等等的道理。使太极健身方法所提及的“意到气到”等理论得到进—步的发挥。
4 安全
健身大极球是动作和缓的周身运动,动作安排既合乎武术要求,也符合气功、中医以及现代医学的规范,所以练起来安全可靠,没有任何副作用,适合老、少、体弱以及健康者的练习。不仅如此,通常情况下,它还可以做练太极拳技击的基础功来锻炼。有不少人在练习一段时间太极健身球后,再练太极拳时,觉得另有一番韵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