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是一处极具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典型历史街区;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古色古香,一如当年景象。重建于周家新老台门间之鲁迅纪念馆,相互庄重,风格协调。与之毗邻的寿家台门、朱家台门、邹家花园等古老宅第修葺一新,粉墙黛瓦,庭院规整,池台掩映,亭榭错落,皆具江南民居与园林情趣之胜。街区周围众多蕴含乡土情韵的古建筑:咸亨酒店、土谷祠、恒济当铺、塔子桥亭、静修庵等文化遗产,分列其间。故里概貌依旧,区内街巷、小河、老树、古井、石板路、石梁桥等,无一不是历史文化的证物。
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是“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解说员说:“因为这里原来种有两株枝叶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
油漆斑驳脱落的门框,陈旧的木门,锈蚀的门环,还有那被踩踏得有些残缺的门坎,像一把无形的大锤,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弦。站在门口,望着那虚掩着的黑色双门,久久地未敢迈进。我在思绪的长河里,努力地寻找着一个世纪前,鲁迅从这里即将推门而入的情景和感觉。慢慢地,我轻轻地推开那扇陈旧的木门,有一种推开沉甸甸的历史的感觉。小心翼翼地跨进一个窄小的过道。地面青色的方砖上,
记录着历史的年轮,磨损出岁月的痕迹。
“德寿堂”,是鲁迅故居大院第二进大厅。这是个三开通间,是周家整个家族公共活动的场所,是作为喜庆、祝福、道贺以及宴会宾客之地。厅堂正上方高悬着一块“德寿堂”大匾,匾下挂着一幅同样显目的“松鹤图”大堂画,且配有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走过“德寿堂”便是“香火堂”,正好是对“德寿堂”的一个补充。这里面的陈列内容共分三部分:“周氏房族兴衰”展览。通过实物和照片,展示鲁迅即周氏家史,重点介绍鲁迅祖父周福清、祖母蒋氏,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等亲属的生平事略。另两部分则是“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周建人”的图片和实物展示,突出了周氏三兄弟在文学上为中华民族所作的贡献。
凝视着书桌上那盏落满灰尘的油灯,似乎看到了当年的春秋寒夜,
那闪烁的烛光在跳动。难以想象:《野草》、《彷惶》等数十万字的散文集,竟出自这里!仔细辨读着鲁迅当年的书稿,那一行行排列整齐,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告诉人们:对于写作者毅力比智慧更加不可缺少!
我在院子里极力寻找着《秋夜》中描述的那两株枣树。“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可惜没有了。
鲁迅故居的正厅墙上挂着一个令人叹惜和值得敬佩的女人的照片。她的名字叫:朱安。这个可怜又可悲的女人是被中国封建文化摧残的最后一批小脚女人中的一个。她又是一个终生都没有与丈夫圆房的妻子,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代文豪的夫人,自己却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女人。这个江浙富家小姐嫁入周家,似乎本来就是一场误会。她的终生任务,就是照顾和服侍婆婆的生活起居和顶起周家媳妇的空名。她身为周家的媳妇,却诚意万分地说服鲁迅纳妾。她从没有过生育,却惦记着丈夫和另外一个女人的孩子。她不认得一个字,却珍宝似地收藏和保管着丈夫的书籍和文稿。哪怕是小小的一页带字的便条。鲁迅去世后,即便在极端贫困和拮据的时候,她也断然拒绝所有高价收买鲁迅文稿的请求,靠稀粥和咸菜度日。将婆婆送往天堂之后,用一双小脚,艰辛地挪完了她六十九年悲剧性的人生。
久久地站在她的遗像前,悲怜这个被中国封建文化无情摧残一生的女人,感慨她的一生就像一只未化成蝶的蛹,永远蜷缩在封建枷锁甲胄般的茧壳里,永远呆在寒冷的冬季。从未能有丝毫机会展开双翅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沐浴和享受哪怕是一个温暖的春天。
看着斑驳的故居,想到朱安的悲剧人生,她就像是一颗被人随意钉在周家门柱上的一枚小钉,不起眼,无作用,也不能自拔,随着岁月默默地锈蚀在班驳脱落的木头缝隙里。即使在灿烂的阳光下,也不曾露出瞬间的白亮。临终前,她泪流满面地向人们说出她的最后遗言:“我想念大先生,也想念许广平母子。希望能埋在大先生的墓边。”然而,她这一生中唯一的要求也未能如愿,只能像活着的时候一样默默地蜷缩在婆婆的墓旁。且没有留下任何墓碑和标记,包括她的姓名。
鲁迅的母亲,姓鲁名瑞。一位传承中国女性温、良、恭、俭、让的典型代表。她像所有的母亲一样,一生哺育、疼爱和教导着自己的孩子。她与其它母亲最大的不同是为中国哺育了一个文学家鲁迅。也许是鲁迅的光芒太璀璨太耀眼。鲁老太太晚年也开始拼命地读书,尤其喜欢读中国古今小说。他曾要求鲁迅多多益善地为她搜集各种题材的古今小说。以至于一段时间里,购买和收集来的小说都跟不上鲁老太太所读。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后来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有鲁老太太一半的功绩,实不为过。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一个小小的院落,沉默在冬日阳光的余辉里。鲁迅当年种植的那两棵丁香树,郁郁葱葱,
茂盛且倔强地生长着。枝蔓和树叶笼罩在小院的空间里,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守护自己孩子般地守护着这块故地。
鲁迅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充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鲁迅大型青铜塑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神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忧思。陈列厅内详细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中国早期革命者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小说、做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一九一八年,鲁迅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小说引领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特别是站在历史门坎上的中华民族更是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将人们引入新的天地。鲁迅做到了。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中国文化大事,心中不禁卷起一阵阵浪潮,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
鲁迅纪念馆,对到鲁迅故里参观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寒来署往,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大批游人来这里缅怀鲁迅,学习他的崇高人格。人们通过纪念馆的各类展品来解读鲁迅,从鲁迅身上吸取忧国忧民、甘为孺子牛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韧性精神,博采众长、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并身体力行。
在中国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足以支持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鲁迅文化为社会提供了这样一个资源,他的民族思想架构了中国的新文化,给人们以启示,给社会以动力。鲁迅造就的文化资源、精神资源、民族资源是无限的,所以,当社会在走向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咸亨酒店”,且写得有声有色。到绍兴,无论是因为鲁迅笔下写到咸亨酒店,还是因为当地的绍兴老酒,咸亨酒店那是一定要看看的。
让人记忆最多的是《孔乙己》:不仅是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令人难忘,咸亨酒店也给人印象颇深。带着这些感情色彩,便对这个咸亨酒店非常关注:进到店内,柜台的青龙牌上写着“太白遗风”字样;店堂内垂挂着一幅“孔乙己”立像;店面上有著名作家李凖撰写的店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另有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的墨宝:“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土,玉壶生春。”
鲁迅笔下昔日的那个咸亨酒店,是清朝光绪甲午年间所建,位于周家新台门对面,坐南朝北,单间门面。系由鲁迅的几个本家联合经营,其族叔周仲翔主持店务,专事卖酒兼售酱油。由于该店后期经营不利,店铺已就不复存在了。现今的咸亨酒店,是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重建,既具有绍兴地方的传统特色,又赋有与时俱进的现代风格,乃融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
参考资料:携程网,新浪网,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