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一个10岁的小学普通儿童,最有可能处于具有运算思维发展阶段哪种阶段

2022-07-24 教育 95阅读
学前儿童的思维在很多考生看来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思维发展的典型特点和一系列派生特点。

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是儿童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踏实在直觉行动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直觉行动性思维

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动作。

1.感知强调的是:拥有直观的材料。

2.动作强调的是:先做再想,无目的、无计划。

此部分常考单选:

【试题示例】一个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该幼的思维发展的( )特点。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象征性思维

解析:本题中体现在的是直觉行动思维,先做再想的特点。

二、具体形象性思维

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象代替了一切行动。表象在思维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具体想象性思维的典型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

1.具体性:幼儿能够掌握代表实际物体的概念,不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如:教师手拿一个苹果问幼儿:“这是水果吗?”幼儿往往回答不上来,表示:“不知道”。但是如果教师直接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会回答说:“是苹果”,抽象的集合概念和定理理解不了。

2.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实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进行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声音、形状等生动的形象。如:描述苹果总是:一个大苹果----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苹果。

除此之外具体形象性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1.经验性: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维。如丽丽听到奶奶埋怨小鸡不爱长,丽丽就把小鸡埋在了土里,漏出脑袋还浇水,并骄傲的告诉奶奶,小鸡马上就会长大了。

2.拟人性:幼儿往往容易把实物、动物都当做人来看。如:幼儿会跟自己的娃娃说话,笔掉到地上会疼的。

3.片面性:强调的是看问题不够全面,往往只能看到个别方面不能从多个维度综合思考。如: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4.表面性:强调的是理解事物不够深刻、本质,只能依靠表面现象来进行。如:3岁的丽丽听到妈妈说“这孩子的最真甜”,丽丽问妈妈“你舔过她的嘴么?”。丽丽对于嘴甜只是表面的味觉理解,而不是长相甜美、漂亮。

此部分考察形式为单选:

【试题示例】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经验性 B.表面性

C.拟人性 D.片面性

解析:反话:听到什么就是什么,理解太表面、不深刻、没有看到本质。

三、抽象逻辑性思维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性思维是人类典型的思维方式,幼儿期还不能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但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的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