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把握五中全会的提出的"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20-10-08 时事 133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作为《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贯穿《建议》全篇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具备了创新发展的良好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基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正进入“跃升期”,过去5年全社会研发支出(R&D)年均增长20%以上,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二是有需求,我国庞大的市场、巨大的消费成为创新创业的“加速器”,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部分省市经济总量或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是有空间,“互联网+”开启了创新创业的崭新天地,使得人人都可以创新。四是有优势,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机结合,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从区域经济层面讲,我市具备了创新发展的一定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区域科技创新的政策,财政性科技投入逐年增长,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创业载体较为完备。今年4月,国家农高区工作方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已报科技部按程序运转,近期有望获批;生态谷连续荣获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三是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初显。先后有三个产业集群列入省重点范围,一家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四家企业获批国家特色产业基地。
二、积极应对创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从国家层面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产学研没有很好协同起来,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技术格局没有形成。二是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不同步”,在市场准入、资金配置、人才流动、成果转化方面存在有形无形的障碍。三是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不对称”,“有高原、缺高峰”,缺乏世界级的创新成果。四是鼓励创新与加强保障“不匹配”,存在政策“打架”现象。
从区域经济层面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层次偏低、分布不均匀,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人才匮乏。二是科技投入存在不足,2014年为86亿元,全省第五,但与前几名(青岛、烟台等)差距很大。三是创新主体数量偏少、质量偏低,从数量上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烟台的38.1%、青岛的14.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烟台的70.1%、青岛的67.9%;从质量上看,从事传统产业比例过大,大多热衷于走数量扩张、重复生产等短期行为,对研发创新、技术储备缺乏热情。
三、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议》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期间重要战略任务予以部署,明确要求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从国家层面看,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一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二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三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四要深化科技等相关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五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区域经济层面讲,我市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一要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传统优势工业产业、现代农业、战略新兴产业要做好产业科技发展规划及创新路线图。二要打造优势双创载体,推动创新研发平台提质升级,力争每个优势产业领域至少建一家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三要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发展格局,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