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伙开车有没有发现汽车空调制冷可能会出现问题,但制暖往往都很给力!
暖风除了提高车内温度外还有风挡除霜的作用。其实汽车暖风的形式有水暖式、气暖式和PTC暖风装置控制等形式,目前汽车多采用水暖式和PTC暖风装置控制这两种形式
。
Empa网站上这个标题太科学了:“关空调有助省油”
结果显示,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汽车空调带来的油耗越高;在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随温度和湿度不同,增加的油耗大约在10%到20%之间;如果气温达到了40摄氏度左右的变态程度,再加上变态的湿度,油耗最多会增加30%左右。
这项测试的新意在于,它告诉我们汽车空调耗能不但跟外界温度有关,还与湿度有关,在桑拿天里使用汽车空调,就比干热的天气里更费油。另外,这项测试还发现了汽车自动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特点,不是说外界温度比空调设定的温度低,空调压缩机就不工作,只有在外界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压缩机才会出于自我保护停机。其中的原因是,空调不但用来给车厢内降温,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除湿,避免空气中的水份在汽车玻璃上凝结起雾而引起安全问题
其实对于汽车不同的动力形式采用的暖风方式是不同的。大部分汽车多采用水暖式,部分高端车采用水暖式加PTC暖风装置的形式,至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只能采用PTC暖风装置。水暖式暖风的结构也非常简单,是利用冷却液来进行热交换在原有的系统中添加了暖风水阀、暖风水箱(热交换器)、鼓风机、温度传感器、风道、控制系统等。
这还得从飞机的气暖式方式说起,咱平时所乘坐的民航客机暖风的来源是发动机引气,通过将发动机热空气与外界低温空气进行混合来获得客舱内所需的合适温度。
空调压缩机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
在气温不太高的时候,降低车内温度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开窗通风散热,或者打开空调。
江湖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说是低速时应该选择开窗通风,而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说时速50、60公里以上时,如果开着车窗,车子遇到的空气阻力会大幅增加,这时候,开窗比开空调更费油。
这种揣测并非没有道理。随着车速的提升,遇到的空气阻力会成倍增加(空气阻力跟速度成平方正比关系),这时候,发动机的一大部分动力输出就是用于克服风阻;而打开车窗,会改变汽车的风阻系数,气流从车窗穿车而过,汽车行驶中遇到的风阻会大幅增加,导致油耗明显上升。
水暖式取暖方式,发动机启动后做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还需要冷却系统辅助散热,所以以水暖式为主的暖风空调在热交换时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油耗。说白了是将发动机的热量以热传导的形式来为空气加温。
好吧,我们小结一下搬运过来的知识:一、开车用空调,大概会增加10%到20%的油耗;二、不管跑多快,开空调都比开车窗费油;三,关窗又不开空调最省油(废话)。对了,再补充一个小贴士,如果你用的是自动空调,如果按下A/C按钮,即使外界气温比较低,压缩机也会工作;如果你把空调定到了除雾挡,即便没有按下A/C按钮,压缩机也是会工作的。
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既然开空调比较费油,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官网上,建议不太热就不要开空调。在市区可以用开窗通风的方式降温,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关窗,打开车内的送风开关,并调到“外循环”,把车外的自然风送进车中;如果开空调,应该把车内送风调到“内循环”,以提高制冷效率。
虽然费油,空调该开还是要开。我的建议是,热天上车前,一定先打开车门通通风,目的有两个,一是散散热,二是散散“毒气”。现在国内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水平你是知道的,在高温天气里,汽车各种内饰材料里的各种醛啊苯啊的加速释放,不通风就全吸到你肚子里去了。如果着急走,那就起步后开窗通一阵子风再关窗,通风的时候可以先打开空调,把空调管路里的脏空气一并散散。
在城市拥堵路况下开车,一定要开“内循环”,因为车内的“毒气”已经散去,再释放到一定浓度需要时间,而路上的汽车尾气已经集结,最好把它们挡在车外。
如果跑长途,开空调时间长了,还是应该开窗通一下风,或者是换到外循环模式放新鲜空气进来,总是“内循环”,车内空气也会变差。
再补充一句,车上的空调滤芯该换就换,最好一年一换,冬天雾霾、春天扬尘、四季尾气,滤芯能撑一年就不错了。它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我亲自测过,一些车型的空调滤芯对PM2.5的过滤效果也比较明显),要是滤芯是太脏,车内的空气质量会变差,滤芯本身还会散发异味——那酸爽,也够人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