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一种古代象征祥瑞的器物,它时常出现于佛教画像中,它对于佛教有什么意义?

2020-05-02 文化 133阅读

“如意”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造,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造,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

据故宫博物院材料,如意的滥觞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的搔背工具有着亲密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鸣“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鸣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产生分化,一支保存适用功效,在民间传播;另一支强调吉利含义,向纯真陈设珍玩演变,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比如金元宝弥勒佛是招财纳福的象征,金元宝更是象征财富和荣华富贵寓意招财进宝。如意珠作为佛或者菩萨手持的宝物,佛教认为如意珠能满足人的愿望,能事事如意。布袋佛,有一个乾坤宝袋,寓意代代平安有福。

在比如荷花弥勒佛:象征和气生财,荷花又叫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 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

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