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对播音主持这个艺术专业文化课要求是多少?

2020-06-25 教育 396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前段时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中传播音专业招生的三大选拔标准:语言艺术、新闻属性、文化属性。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 李洪岩

李洪岩介绍称,2016年全国有7400人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计划则与往年持平,仍为男女各50人。李洪岩表示,播音与主持艺术是按照艺术类招生,文科类培养的专业,希望考生也能关注文化课。他说:“我们选拔的不仅是语言传播工作者,也是关心时政和社会民生,有责任感的新闻传播人才,更是综合素养高的文化传播人才。”

图为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考试候场现场

今年中传艺术类招生在录取原则上发生较大变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录取时将综合考查考生的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按照二者综合后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对此,李洪岩认为,这项措施既照顾到专业成绩突出的学生,也有利于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提高竞争力。

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9月16日,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始建于1963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中国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培养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基地,也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科研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也是中国传媒大学传统优势学科。该学科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7人。学院拥有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 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

播音专业创建以来,已向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传媒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向广电媒体输送有正规学历的各类毕业生近3000人,培训在职人员10000多人,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13000多人次。一大批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央及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业务骨干,其中许多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的原杰、贾际、肖玉、胡军、杨波、马黎、杨曼等;中央电视台的敬一丹、李瑞英、罗京、张宏民、李修平、王宁、贺红梅、海霞、方静、王世林、鲁健、李咏、王雪纯、孙晓梅、刘纯燕、张政、周涛、康辉、沙桐、赵赫、王晓真等,以及在各省、市、自治区和地、市级电台、电视台也活跃着一大批我院优秀的毕业生。

位于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校内的艺考培训机构——中艺纵横艺术教育近年来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输送了不少人才,连续12年本科过关率100%,重点大学过关率80%,不少中央媒体都做过中艺纵横教学成果报道。中艺纵横研发部李昆教授表示,参加播音主持考试的优秀考生,基本上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在普通话发音技巧、发声方式的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展示出除了普通话以外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精气神、才艺展示、即兴评述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即兴评述要展现出学生的思想深度,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需要平时多思考、多表达,点滴积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