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要研究科学

2020-05-01 文化 111阅读
当人类尚在蒙昧阶段的时候,就对遥远的星空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对星空的观测与对岁时的观察,使天文学成为人类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对神秘宇宙的体验、感悟与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人类文明、宗教、艺术和思想发展变革中的原发动力之一。一部人类思想史,与天文学有关的思想在其中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围绕天文学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难与曲折,其中不乏为之付出血的代价的有识之士,布鲁诺就是我们熟知的代表人物。认识宇宙与认识人类自身一直是人类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永恒命题。随着天文学的不断发展、对宇宙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思想认识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提高了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正如“星尘”项目设计者邹哲博士所言,对“星尘”号带回的数百万彗星尘埃粒子的研究,可能把人们对彗星以及整个太阳系历史的认识向前推进一大步。在今天这个“去魅”的时代,对太空的探索无疑具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史意义。 人类对遥远太空的不断研究、探索对天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已经过去的2005年,人类在太空探索活动中取得了一连串新的进步: “深度撞击”的完美亮相、“发现”号的安全返航、“神舟”六号的圆满成功、“金星快车”的顺利出发,这一切都令世人欣慰。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空中楼阁,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作后盾,更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储备,没有基础科学、基础理论的支撑,就不可能出现上述激动人心的场面。无论是“星尘”、“新视野”还是“旅行者”,它们都肩负着天文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探索的重任。人生有涯、宇宙无限,对天文学的研究往往需要天文学家几代人的努力,如果错过了最佳的研究和观测时机,那么很可能要耽误几十甚至上百年。此次如果“新视野”不能如期出发去造访冥王星,那么下次合适的观测期则要等到二十三世纪。这也是天文学家未雨绸缪、只争朝夕的重要原因。 任何一个天文学的探索项目,其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学科的科学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它带动的绝不仅仅是基础理论的进步,还对很多重要的应用技术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反映了工程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高下。因此,人们在看待一项太空探索项目的时候,也该以一种宏大的、系统的眼光,而不能单纯地看待眼前利益。事实上,目前正在进行的诸多探索项目,并非“劳民伤财”、花钱如水,而是充分考虑了效益观念和各国财力的承受能力。整个“星尘”项目总共才花了2亿多美元,“新视野”计划总的预算额也严格控制在4.88亿美元之内,其中还包括8000万美元的贮备预算。 太空探索,自远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最大梦想,在这里,我们希望“新视野”能够如期出发,祝愿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旅行者”能够一路走好。 积极的方面:开发一些太空特有环境下才能生产的产品,如“泡沫钢”;更好应对自然灾害;卫星通讯;地面遥感......;为未来移民太空、开发太空做准备、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进行地球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等;消极的方面:资金投入过大、容易污染空间环境等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