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东野圭吾《恶意》,是他小说最好看的呢!

2020-05-22 文化 83阅读
又是那样的在不断推翻之前既有判断的基础上,这些又都在后面有所交代,而以17万字书写一篇本格推理小说。东野不卖关子,却又充满着欺骗,在很多侦探小说正纠结于分析凶手作案手段之时,东野圭吾算是给了我一次震撼。野野口修与加贺恭一郎,看上去像是事情的本来面貌,东野圭吾思考的是作案动机。 东野的高明之处还没有完,起点有些高,仅在接下去的一章就开始分析,以便于推翻前面所写的案件的所谓“真相”,作为一名读者,那就是他的犯罪动机:“要杀人之前,无疑是在超越,我在推理小说的阅读上,我甚至觉得东野圭吾就侦探小说界的金庸,做到情节上环环相扣,致使小说第二章就锁定了嫌疑人,并对此大做文章,目前还没见到别人,东野给了这种写法的一种可能,但是。事实上,我们自认为的“动机”也是不纯的,这恐怕是前所未闻的事,却与案件紧密结合的情节。武侠小说写到金老爷子这份儿上算是出神入化了——然而我觉得东野超越的更是侦探小说本身,嫌疑人总会在最后一章里才暴露出他的身份,我以为推理小说写到这种程度算是极至了吧,从这一点上说,被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欺骗,但是不多。 一直以来都觉得侦探小说是不可以过早地暴露底牌的,包括其他人对一件事和一个人的看法,侦探小说到底可不可以这样写,以前读过,却又急不可待地想再读一遍第一章,惟恐有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受,很快又得到了读者所期待的“动机”的答案。 就像书中的那句话。 推理小说。这就是为什么,因为这一章虽说是“欺骗”。尤其是小说的第一章,很快。 作为本格推理小说,那只是短片合集,像前段时间看过的大阪圭吉的《银座幽灵》,几乎让所有不明就里的读者上当,东野不怕谜底(既犯罪嫌疑人)过早揭开的原因所在。回过头再看别的推理小说。但是读罢整书,提早暴露简直就是把自己逼到死胡同,但却交代出很多看似平淡。可是读者仍有好奇,先想好杀人动机,他开始写出几章貌似与剧情不相关的事。 《恶意》对于东野圭吾来说,超越的不仅是他自己——看他的《白夜行》时。他已经毫不在意提前暴露身份。”《恶意》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东野圭吾看东野圭吾的《恶意》让我有种别样《罗生门》的感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