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蜜蜂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实现了相当高级的社会性生活方式。个体分化成几种生理和职能均显著不同的类别,有一类雌蜂专司育幼及采集食物等职能,称为工蜂。当工蜂的“先头部队”外出觅食找到食源之后,会飞回蜂房,通过一种复杂的近似舞蹈的运动形式将食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传递给同伴。这在相当程度上承载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效,称之为“舞蹈语言”并不为过。
②蜜蜂的这一奇特行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人类所观察到。直到20世纪初,奥地利的动物行为学家弗里施的工作将这一研究大大推进。
③他的研究认为,蜜蜂以一种精密编码的舞蹈为手段来告知同伴哪里有食物。这一舞蹈是在蜂房的垂直面上表演的。如果它找到的食物很近,那么很简单,它就急促地兜小圈圈,同伴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飞出蜂房,在四周寻觅。
④真正的通讯发生在食物较远的情况下,这时,跳舞蜂必须把食物的方位和距离相对精确地告诉大家,才不至于让同伴迷失方向,保证蜂群采食的效率。这一对于人类轻而易举的行为对蜜蜂而言却显得有些困难,但我们随后将看到自然赋予了这一小昆虫以相当的灵性。蜜蜂在回到巢后,吐出花蜜,接着就跳起8字形的摆尾舞:先爬半个圈,然后爬一个直线,回到起点,紧接着向另一方向再爬半个圈,完成一个“8”字形。舞蹈隐含的秘密在于爬直线时,它的腹部会左右摆动,仿佛在提示同伴要注意观察了。如果蜜源位于太阳的同一方向,它就头朝上爬直线;如果蜜源位于太阳的反方向,它就头朝下爬直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蜜蜂跳舞的平面是在蜂房的垂直面上,所以,这条直线指的是重力线)。当然,多数情况下,蜜源与太阳的方位是存在一定夹角的,于是跳舞蜂也会同样爬一个夹角来表明蜜源的方位。它们仿佛在说,嗨,这个方向有好吃的。
⑤仅有方向是不够的,跳舞蜂还以舞蹈的速度来表示食物的远近;距离越近,舞蹈过程中转弯越急、爬行越快;距离越远,转弯越缓,动作也慢。这也颇合常理,试想,蜜蜂从较远处飞回的话,必然会累一些,所以动作也慢一些。
⑥其他的蜜蜂随后来到蜂巢门口,观察太阳的方位——这是指太阳在水平面上的方位角。然后,它们就沿着给定的方向直线飞去。有趣的是,如果原来那只蜜蜂为了寻找食物而飞了弯路的话,它向同伴们指引的方向,不是它所飞过的弯路,而是调整过的直接飞向食物的方向。
⑦觅食回来的工蜂用弗里施的规则跳着蜜蜂舞,用翅膀发出声音讯号,同伴用触角上的约翰斯通氏器靠近它,感知它移动的轨迹,从而获得食物的方位和距离信息。明白了以后,这些追随者便设法使蜂房振动,跳舞蜂在感知这个讯号后,即停下舞步,吐出一点所采集的食物,以便让同伴知道食物的气味、味道和种类。
⑧在“倾听”舞者的动作之后,其他的蜜蜂从黑暗中来到蜂巢门口,观察太阳的方位,随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