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大川
【拼音】:gāoshāndàchuān
【解释】:高高的山岭,奔流的大河。
【出处】:宋·苏轼《上枢密韩大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示例】:他失去镇定,他的心由家中跳到那~,又由~跳回小羊圈。★老舍《四世同堂》八十四
高山大野
【拼音】:gāoshāndàyě
【解释】:高高的山岭,广袤的原野。
【出处】:宋·苏轼《上枢密韩大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地貌等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拼音】:gāoshāndītóu,héshuǐrànglù
【解释】: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出处】: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高山景行
【拼音】:gāoshānjǐngxíng
【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若夫清风明月,必思玄度,~,独仰仲尼。★宋·杨万里《与余丞相》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崇高德行
高山峻岭
【拼音】:gāoshānjùnlǐng
【解释】: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示例】:三峡之中,唯巫峡最长。两岸都是~,古木阴森,映蔽江面,止露得中间一线的青天。★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近义词】:崇山峻岭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地势等
高山流水
【拼音】:gāoshānliúshuǐ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近义词】:知音难觅
【语法】: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密林
【拼音】:gāoshānmìlín
【解释】:高峻的山岭,茂密的森林。
【出处】:《星火燎原·毛委员率领我们上井冈山》:“猛虎,必须依靠高山密林,才能威震山峦。”
高山深涧
【拼音】:gāoshānshēnjiàn
【解释】: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指山很高,山间的水沟很深。形容地势险要。
高山仰之
【拼音】:gāoshānyǎngzhī
【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处】:《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鬼谷子·符言》:“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近义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高山仰止
【拼音】:gāoshānyǎngzhǐ
【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夫岂不怀,~,愿言敏德,啜菽饮水。★唐·王勃《倬彼我系》
【近义词】:高山仰之
【语法】:作谓语、分句;常与“景行行止”连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拼音】:gāoshānyǎngzhǐ,jǐngxíngxíngzhǐ
【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