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公示已于昨日(6月23日)公示,获奖者包括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等,不过,最吸引人注意的获奖人是刘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发表于《比较》杂志的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论文奖。
媒体此前报道,作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62岁的刘鹤曾参与多项国家改革方略设计,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操盘手”。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书总结出两次全球大危机的十大共同点,并针对我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提出三点政策建议,分别是:1、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2、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谋求中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3、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刘鹤是谁?
在大众眼中,刘鹤其实没有他的那些发明那么有名。比如现在叫得很响的“顶层设计”一词,就出于他的构想。“顶层设计”这个名词最早来自信息产业,出现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时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的刘鹤全程参与了该纲要的起草过程。他对此名词是这样解释的:“顶层设计包括基本的价值取向、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以及先后顺序。因为中国已经过了东试一下西试一下的阶段。”
刘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过一个著名观点:未来20年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力量只有两个,中国的城市化和发达国家高技术的扩张。这个观点在很多场合多次被他提及。
刘鹤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间主笔的《中国产业政策的初步研究》报告,受到国务院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因此被调到国家计委从事产业政策工作。在国家计委工作期间,刘鹤主持制定了11个国家产业政策,其中5个由国务院正式对外颁布。他参与了“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还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同时还是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文件重要执笔人。
有政策研究人士称,近年来的一些重大经济政策,都能在刘鹤的论著和言论中看出端倪。本届政府放在重要位置上的城镇化战略,也出现在刘鹤2006年的一封“锦囊”里。他于当年发表《拉美经济的主要挑战和经验教训》一文,认为拉美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大量原农牧业劳动者未能被现代经济部门吸纳,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并建议中国稳步推进城市化,发展服务业和非国有经济,避免拉美化。
比较两次全球大危机研究了什么?
查询可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缘起2010年中央财办启动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大萧条的发生、演变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以史为鉴,理解今天,展望未来。项目报告最后写道:本研究报告的课题组组长刘鹤,总报告执笔人刘鹤。本文形成初稿后,分别征求了吴敬琏、樊纲、易纲、李扬、韩文秀、卢迈、刘春航、魏加宁、蔡洪滨的意见,同时还征求过中央财办内部杨伟民、蒲淳、刘国强、尹艳林、赵建的意见。报告最终成书出版,报告核心成果刊登于2012年10月1日出版的《比较》杂志,观察者网曾全文转载。
据介绍,“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组邀请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参与研究。参与单位分别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机制等角度展开研究,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中央财办进行了综合研究,完成了总报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为中央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书中,刘鹤尤其写道:大危机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仅会遇到一次,决策者缺乏经验,又总是面临着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绑架、被政治程序锁定和不敢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这几乎是普遍的行为模式,这一点在最近的希腊危急中表现的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