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之美:
隐于幕后给人惊喜,打破常规不建教堂
一般的城市广场,都处在城区中交通最方便、位置最显着的地方,支撑城市的门面。而布鲁赛尔大广场,却带着几分羞涩隐藏于最不显眼的地方。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布鲁赛尔市区由两级台阶式的地势构成,台阶把城市分离成两个区域。上城区是王权贵族阶级聚集地,王宫、大法院、美术馆和大教堂等雄伟华美的建筑均坐落于此。从上城区下一大面坡之后才是市民阶级聚集的下城区。而布鲁赛尔大广场就躲在这一大片民居建筑中,被纵横交错的古老街道和普通民房所遮掩。要看到它,必须经过连通它的六条小巷中的一条,随着拥挤的人流缓缓前行。来到小巷的尽头,便似河流汇入大海,人群倏然散开,大广场就柳暗花明地兀现在你的面前。它的这种低调内敛的隐藏,给人由狭窄到开阔、由局促到舒朗的美妙体验。在看到广场的那一瞬间带给人的惊喜和愉悦,足以让人很快消除旅途的疲劳,在广场度过半天美好的时光。 欧洲现存的大多数城市广场都是中世纪的产物,广场以教堂、礼拜堂、钟楼为主体,把上帝视为广场的主人。而这座始建于13世纪的布鲁赛尔大广场,虽然四周矗立着40多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路易十四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但却没有一座是宗教建筑。除了市政厅和它对面的路易十四的行宫外,其他建筑物都是17世纪各行各业的会所办公楼。
如此地淡化宗教,在欧洲的广场中并不多见,本身就充分突显了广场“人民化”的个性。而众多行业会所聚集于一个广场,在欧洲更是绝无仅有。不仅体现了当时欧洲社会分工和行业发展状况,而且也反射出广场的服务功能及广场规划者的便民意识。
谐调之美:
每座建筑精雕细刻,整体气韵令人沉醉
如果从最早修建的市政厅开始算起,布鲁赛尔大广场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战乱和火灾的原因,从13世纪到17世纪的400年间,大广场一直处在重建和扩建之中。直到1695年,广场被路易十四的军队摧毁后,在航海贸易和毛纺织工业中兴盛起来的商界巨头们不吝钱财,在一片狼藉的市政厅周围建起了各自的行会大楼,最终形成了广场今天的样子。
尽管大广场上的建筑年代不同,风格有异,但整体上它们集西方古典主义之大成,不仅每一座建筑都精雕细刻,而且四面的建筑在整体气韵上也和谐一致,相互映衬,相互呼应。
整个广场由东西南北四面高度大致相同的建筑合围而成。北面的市政厅大厦因为在13世纪就已建成,虽然同样遭遇过多次劫乱,但主体框架未受破坏,所以依然保持着哥特式风格,有高高的塔楼,尖尖的顶部,与其他三面的建筑比起来略高一筹。其他三面的建筑,不仅高度基本相同,而且正面的顶部都是一律的山字形状,以呼应市政厅的哥特式风格。站在广场中心从任意一面楼顶天际线扫视,那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形墙在蓝天的映衬下,像大海的波浪律动,当这些波浪送至市政厅大厦的塔楼时,突然高潮迭起,那九十多米高的塔顶上的圣米歇尔的铜像在阳光下如同波峰上的一朵浪花熠熠生辉。市政厅塔楼过后,又是一律的山形墙,它们是高潮迭落时推波助澜形成的又一波峰大致相同的波浪景观。 如果你不收回视线,继续沿楼顶天际线循环扫视下去,就会有一种置身于音律的漩涡中的感觉,四周飘舞着舒缓的音符,优美的旋律让人时而沉醉,时而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