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含义就是阴历旧年结束,新年开始,人们从旧年过渡到新年的意思。从年末的最后一天除夕到年头元旦的初一、初二、初三这四天叫过年。过年并不是节日,因为节日只一天,它是一个节期。俗话说,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连同除夕,过年先后有四天时间,后来人们把过年叫过春节。
过去过年,人们很有讲究,有很多禁忌和习俗,这些禁忌和习俗也可以说是“年文化”。
到了阴历腊月二十四,这天叫过小年,离过大年只有五、六天时间,实际上是进入了过年的前期准备,出外的人要开始回家团聚;在家的人要开始备年货:备鸡肉鱼鸭,买糖果点心,购鞭炮蜡烛,晒饭米炒米泡,熬糖切麻叶;有的长辈还准备给小孩压岁钱的新票子;有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教不懂事的娃娃说吉利话,唯恐过年时小孩说话犯禁。
岁末除夕,也叫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各户都要吃团年饭。吃团年饭,意味着一家人的团圆。但是,已嫁的姑娘因某种原因住在娘家是不能同桌吃团年饭的,她只能独自坐在灶门口吃。开始吃团年饭前,还要对已故的长辈“叫饭”——叫他们的称呼都来“吃饭”,待时过一刻,象征他们吃完了,就叫他们“起身”。这时,全家人就开始吃团年饭,吃团年饭就标志着开始过年!
过年的禁忌很多,特别忌说“鬼”、“死”、“杀”等不吉利的字眼,忌打破碗、碟等。如果小孩言语犯忌,大人应立即说:“童言无忌”来化灾;如若不慎打碎碗、碟、杯等,则应赶紧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者“打破碗,时运转”的言语来补救,如此等等,以求转“凶”为“吉”。
吃团年饭后,待天快黑之前,父亲要带着儿子到祖宗坟地,点长明灯、烧烟把进行祭祝。晚上,小孩们提灯笼,来回在屋里走动,照亮房间的角落暗处,意在赶强盗,驱疫鬼。
正月初一,也称大年。除旧迎新,清晨出行。正月初一,凌晨出行时,全家人起床穿新衣、点烛焚香敬神;燃烧“发宝柴”出行。发宝柴即用芦苇、麻梗或者高梁梗、棉梗等长型桔杆扎成2米长的圆柱型柴把,在大门口禾场的地上打根桩,把发宝柴插在桩上竖着燃烧。这时,千家万户先后出行,鞭炮震耳,火光映天,真是一派壮观的景象。正月初一出行,人们送旧迎新,进入了新的一年!
出行过后,家里的小孩给大人,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
天亮后,孩子到叔父、伯父家拜年;成年人则到左邻右舍去拜年。如果附近先一年有人过了世的,有的乡亲拿着鞭去那家“烧清香”,表示对故人的怀念。
给人拜年,要按照辈份高低、年岁大小,有的抱拳作揖、有的点头鞠躬,对其在新的一年里添福添寿、平安健康,财运、官运等方面祝福。
拜年,按照亲属关系有严格地辈份和等辈年纪大小的先后顺序。自家的顺序是大年初一的当天:先父母,后伯父伯母,再叔父叔母(即婶娘)。如果是孙子拜年,那当然是先祖父祖母,再父亲母亲以此类推。
拜年,也有内亲外戚、近房远房的先后次序。
正月初二,到外祖父、舅父家拜年;正月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正月初四,主要是走姑父、姨父或远房亲戚家。
沔阳(仙桃的前称)过去有“拜年不拜初五六,就是有酒也没肉”之说。意思是说,到了正月初五六,年已经过了。
人们虽然在正月初三焚香点烛敬了神,燃放鞭炮送了年,标志着年的节期已经过完了,但是沔阳素有“正半年”之说,即正月有半个月过年,人们过年的意识还没有完全消除。有的接春客,有的探亲访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伸到正月初十左右。有的地方,有的年份甚至延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年的旧俗,有的随着时代的进化被摒弃了,有的则沿袭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