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2020-04-29 教育 130阅读
  1. 创造和谐环境,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证,幼儿美术教学需要创设良好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好的、美的优秀作品,能够给孩子美的享受和启迪,同时,幼儿通过参观别人的作品,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小班幼儿入园后,带领他们参观美术活动室,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大哥哥大姐姐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孩子们看后,都迫不及待问:"老师这些玩意儿是谁做的?他们怎么做的这样好看?"这时,我就告诉他们:"这些作品是大班的小朋友自己制作的。你们想不想看看大班的哥哥、姐姐做手工?"接着,我就带领幼儿到大班实地进行观摩,让幼儿有了一个真实的感受,那些漂亮的作品,我们也能做。这样就解除了盲目的给幼儿一些作品让幼儿直接操作,给他们造成心理的压力,自然而然的幼儿都有了动手操作的欲望。

    2.借由绘画,让幼儿自由发展动手能力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手、眼、脑并用,把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手段表现出来。幼儿大都喜欢画画,画自己心中所想。画笔是儿童感知外界事物的最明显也最直观的工具,通过跳跃的笔头,我们可以看见幼儿活泼的思维,美好的心灵。在幼儿阶段,先是会乱画一些线条等奇怪的东西,后来就慢慢画出个简单物体出来,再后来就能为物体象征性地再造一个粗略轮廓的形象,一直到最后,就可以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主观地对画进行重组、变形、加工等等。教师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自觉自主地投入其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使幼儿能大胆地运用线条、色彩、构图,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求幼儿有正确的姿势,要求手和身体的动作要相协调,充分尊重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创造能力,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动手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
    3.引导幼儿参与手工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手工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将脑海中的抽象思维投射到现实的材料上,进行积极的创造。通过折纸、剪纸、泥塑、粘贴等多种形式的手工制作,锻炼了幼儿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动作的协调和灵巧。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启发幼儿创造性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对各种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可视性的、可以感知到的艺术形象。

    4.以大带小,适当评价,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即"培养幼儿初步的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由于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差别,辅导教师不能一一对每个幼儿进行辅导。可以采取让大班小朋友指导小班幼儿开展手工活动,通过孩子们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大班小朋友告诉小班小朋友,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易后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几次实践活动,小班幼儿很快掌握了手工活动的技能技巧,都能展现出自己拿手的作品。教师在组织评价幼儿作品时,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不能笼统用"好不好"来代替,而需要让幼儿相互观摩后说出,你认为哪一幅作品你最喜欢,然后,幼儿可相互问一问,你是如何做的。这样,让幼儿相互取长补短,找到自己的差距,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