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水性鹅为水禽,喜欢在水中戏耍、清洁羽毛、觅食和求偶交配,良好的水源是养好鹅的重要条件。1周龄内的雏鹅稍加训练就可成为戏水高手。放牧鹅群最好选择在水域宽阔、水质良好的地带放牧。舍饲养鹅,特别是养种鹅时,要设置洗浴池或水上运动场,供鹅群洗浴、交配之用。天然的湖、塘、河等处,四旁有草地的地方,是养鹅的好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北方一些缺水的地区,在饲养密度较低、有良好放牧条件的情况下,鹅群也可获得理想的受精率。
(2)草食性喜食青草是鹅的天性。鹅开食可用嫩绿的菜叶,1周后可食青草,1月龄后可大量采食青草。传统养鹅采用放牧的方式,让鹅大量采食青草,即所谓“青草换肥鹅”。当然,鹅的草食性与反刍动物有很大的区别,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非常有限,青草中的叶蛋白、维生素等才是鹅采食青草的主要收获。
(3)合群性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群居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群居生活。鹅群在放牧时前呼后应,互有联络,出牧、归牧有序不乱。从小养在一起的鹅,即使是数千羽的群体,也很少有打斗的现象,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的规模化、集约化饲养。
(4)警觉性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特别在夜晚时,稍有响动就会全群高声鸣叫。长期以来,农家喜养鹅守夜看门。鹅的警觉性还表现为容易受惊吓、易惊群等,管理上应注意。
(5)耐寒性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作用。此外,鹅的皮下脂肪较厚,掌上有特殊的结构和骨质层,均可抵御严寒的侵袭。但鹅是怕热的动物。鹅有羽绒、厚的皮脂但没有汗腺,气温高时,只能张开双翅和张口喘气来散热,或到水中游泳散热。炎热夏季养鹅要注意防暑降温。
(6)节律性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日的生活表现出较明显的节奏性。放牧鹅群的出牧—游水—交配—采食—休息,相对稳定地循环出现;舍饲鹅群早起交配—戏水—采食—休息—交配—采食—休息也呈周期性表现。它们对一日的饲养程序一旦习惯之后很难改变,特别在种母鹅的产蛋期中更要注意,否则会引起应激,导致产蛋率下降等。
(7)抗逆性鹅的适应性很强,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家鹅分布,其生活区域非常广泛。鹅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高,毛草棚、塑料大棚和其他简易建筑均可养鹅。鹅疾病少,对养禽业威胁较大的传染性疾病种类,按自然感染发病率鹅比鸡少1/3。
(8)速生性肉食畜禽初生到宰杀上市为一个生产周期,一般肉牛是18个月,肉羊是5~6个月,肉兔是3~3.5个月,鹅生长周期最短为2~3个月。目前我国肉鹅70~80日龄出栏,狮头鹅56日龄体重可达4.5~5千克,莱茵鹅56日龄可达4.2千克。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一年可养鹅5~10批。因此,肉鹅饲养周期短、见效快,60~80天左右就能有回报。
(9)利用年限长母鹅的产蛋量一般在头3年是逐年提高的,而且初产年的种蛋不如以后年份所产种蛋质量好、重量大、合格率高。因此,种鹅可以利用3~4年,这是鸡和鸭无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