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020-04-25 综合 122阅读
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快速发展。 思考与对策 (一)吃透政策及法规。我们要以今年出台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为指南,研究工作,狠抓落实,全力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各项政策。要把中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深入学习《党章》、十八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等。通过学习,准确掌握当前发展形势,了解党中央和省市县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与中省市县的要求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为推动审计工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贯彻各级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审计干部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全国经济责任审计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新形势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审计工作当中,努力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化发展。要结合“三学三比”活动、“五种学习方式”,认真学习,领会实质,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的工作要求,严格审计程序,抓住审计重点内容,切实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 三是认真学习审计法规。要深入学习审计业务知识,反复认真地学习《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及《审计人员工作手册》等,夯实理论基础,增强业务技能,切实提高审计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严格审计程序。要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严格审计程序,突出抓好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环节,才能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一是审前准备阶段。审前准备阶段必须做到审计调查全面,审计方案务实。搞好审前调查可以防止由于审前调查不够而使审计实施中审计重点、审计疑点确定不准的情况。通过召开审前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从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要多与被审单位沟通,要求被审单位提供各种数据,可以根据被审单位上报的各种财务、资产资料进行数字分析,寻找疑点和重点,也可以结合以往审计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审前调查越是全面、详细、准确,越是有利于提高审计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要在审计调查基础上制定好审计方案,审计方案要务实,要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的具体实际制定,尽可能详细科学、可操作性强,能够真正指导审计实施,确保顺利、圆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 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内容和重点,需要对责任审计者进行客观评价,每一次取证、每一条证据等具体审查的内容都应该为撰写报告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是审计实施阶段。(1)突出重点。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抓重点,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突出重点才能提高成效。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五方面履职情况:一是重大问题的决策部署;二是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情况;三是财务运行和管理情况;四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情况;五是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针对不同审计对象抓不同审计重点。除了高度重视共性问题外,同时还应重视不同审计对象的个性问题。例如对部门领导审计时,要重点揭示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所在单位资产变化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情况。而对所属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审计,重点应核实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重大投资的效益性。(2)改进审计方法。实施审计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组织方法和技术方法。一是要灵活安排审计项目。要分别轻重缓急,对拟提拔、拟调任的优先安排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要及时安排集中力量抓紧审,对于拟退居二线的、已经退休或准备退休的、不涉及升迁调动的可根据审计力量、审计时间适时进行审计;二是要注重工作结合。要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审计调查等紧密结合,加强审计调查力度,以获取准确充分的证据,从而将问题核实准确,调查清楚。三是要加大延伸审计力度。审计中发现的许多问题的疑点和线索,要想有所突破和彻底落实就必须进行延伸审计,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关联年度的账务、数据等资料进行追根溯源,认真核实,深入查究,以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正确定性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3)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在当前审计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大幅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可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通过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目的。 三是审计报告阶段。(1)精心抓好审计报告的复核工作。复核使审计结果更真实、公正、有效。审计组应当将审计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报告等进行复核。按照审计组、分管领导、法制股“三级复核”的原则,核查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事实是否清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等。在复核的基础上,最后通过局务会议研究确定最终形成正式审计报告,确保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真实、科学和合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作出客观的评价。(2)审计报告要严肃谨慎、简繁得当。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评判依据,因此必须要客观表述、文字得当。一是评价不宜过多,否则要增加审计风险,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二是财务运行和内部管理情况应详细表述,经过审计核实的财务运行状况、内控管理情况、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准确无误。三是要用数字、指标说话。要客观地反映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准确地进行定性,并作出审计处理处罚。 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利用,否则,审计将流于形式。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管理机制,有了正确的结果,但不重视结果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和落实。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整改运用情况进行通报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进一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够充分运用。 严肃财经纪律,做到依法行政,科学理财 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的财经纪律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严格财经秩序。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发挥廉政监督员的职责,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工作行为和作风纪律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在厉行节约中倡导“六个一”(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油,节约一分钱,节约一粒粮)的办法,杜绝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在党风廉政中要求每名干部必须做到“十个不”,即县城审计不吃饭,乡镇审计不喝酒,不拿被审单位礼品,不住超标办公室,不新建楼堂馆所,不用公款旅游,不坐超标车辆,不违规宴请,不铺张浪费,不以权谋私,以此树立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