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蟠桃和人参果的功效为何如此相似?

2020-05-16 文化 144阅读

《西游记》中的蟠桃和人参果,一个归王母所有,一个是镇元大仙的镇观之宝;一个在九重天上的瑶池深处,一个在地上的万寿山五庄观。

但是,它们的功效却十分相似。蟠桃分三等,低一等的三千年一成熟,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一等的六千年一成熟,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高一等的九千年一成熟,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人参果虽然只有一种,但近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而且造型奇特,与三朝未满的孩童相似。若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若是吃上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岁。

那么,蟠桃和人参果,种植区域迥异,造型天差地别,为何功效如此相似,它们究竟有何渊源?三顺在《西游记》的雏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找到了答案。

在这部成书于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唐僧和猴行者(《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雏形)在漫漫西行路上,路过西王母的瑶池。唐僧问猴行者:你来过这里吗?猴行者道:我八百岁时,到此中偷了十个桃吃了,被王母捉下,左肋打了八百,右肋打了三千铁棒,至今还疼呢。

唐僧道:今天蟠桃结实,我们偷几个吃吧。

猴行者道:我不敢再偷了。

师徒几人继续前行,看到一个石盘,宽四五里地;两个仙池,方圆数十里。几人坐下休息的时候,唐僧看到万丈石壁之中,有几株桃树,森森耸翠,上接青天,枝繁叶茂。唐僧同志又馋虫涌动,挑唆猴行者去给他偷一颗。

猴行者道:此桃树种一根,千年才生长出来,三千年才开花,万年才结果,万年才成熟。今树上也就是十余颗,有地神在此专门守候,实在不能偷。唐僧仍不甘心:你神通广大,但去无妨。

说话之间,有三颗蟠桃掉进水里,猴行者解释说:此是蟠桃正热,掉下水中了。唐僧道:正好我们可以找出来吃了。

猴行者只好取过来金环禅杖,在盘石上敲了三下,只见池中出来一个孩子,面带青色,爪似鹰鹞,猴行者问:你几岁?孩子道:三千岁。猴行者道:我不用你。又敲五下,出来一个面如满月,身挂绣缨的孩子,行者问:你几岁?孩子回答:我五千岁。行者又道:不用你。再敲七下,又出来一个孩子,行者问:你几岁?孩子回答:我七千岁。

猴行者就把这个孩子取入手中,旋数下,孩子变作一颗乳枣,唐僧吃下。

对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这段记载,很明显,在《西游记》中,作者把这段故事一分为二,再加以扩充,一段改成了王母的蟠桃,一段改成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

虽然《西游记》中的这两段故事并非作者的原创,但是经过作者的添枝加叶,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加丰富,语言也更有趣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