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两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其一,如何看待《神探夏洛克》中的中国形象;
在杜拉斯的《情人》一书中,对中国人的如下描述让我触目惊心:简言之,一群没有灵魂的、驯顺的、怯懦的动物。数十年过去了,中国人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依然没有能拜托这一印记。
在《神探夏洛克》的这一集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宽容已然被抛弃。中国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刻画的重利轻义,越来越像西方的“万物皆有价”靠拢。《神探夏洛克》(一下简称为《夏》)的这一集中无不充斥着中国元素,但我认为,《夏》中的中国人是披着中国传统文化外衣的“西方所臆想的中国人”。
结合近年来众多欧美影视作品,我认为正是西方文化有意将中国人塑造成为具有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夏》中体现为旗袍、文物名字、符号、装束、花旦、饮茶)却干着与中国传统文化毫不相符的事的人。在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霸权话语下,西方通过文学、历史等学术著作及影视作品对东方描写的规定与舞蹈,使它们构建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军事统治服务。中国人的形象也古老神奇迷人的光环下沦为见利忘义、不具吸引的现代“灰姑娘”,甚至代表着经济飞速发展浪潮下扭曲的灵魂。
其二,西方文化中中国元素的增多是否代表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我认为《夏》中中国女孩姚素林引出的中国走私团伙,正是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的体现。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元素在西方文化中出现得越来越多,但这并不能表面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将从以下三方面阐述我对这个现象的理解——
1.后殖民主义与东方的自我殖民;
西方文化有意将东方文明打造得神秘而又贫弱,将虚构的东方文化的消极和负面与西方文化自身打造自己的积极和先进进行鲜明对比,从而在语言文化上完成殖民的过程。同时,因为西方在经济上更为发达,在其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文化也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当东方人接触到这些影视作品并逐渐接受其价值观时,也就完成了东方“自我殖民”的这一过程。
所以,我认为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元素的不断增多,既是西方殖民的润滑剂,也是东方自我殖民的麻醉剂。
2.文化消费;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大众对文化方面的消费也突飞猛进,很多人并不满足于国内影视作品。此时国外的出版商、电影商也意识到了中国是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如何迎合中国观众的胃口,让其愿意掏出腰包也成为了西方经济体的目标(此处不针对于《夏》,而是推而广之)。
无疑,融入中国元素,让中国消费者在西方文化作品中看到自己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在《生化危机5》、《钢铁侠3》《云图》等热映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元素的增多,并不一定代表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文化正在被消费。
3.女权主义;
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们虽正主张分析重建第三世界的文化历史叙述,但第三世界的妇女们以备深深打上了父权制和殖民化的烙印(《夏》中表现为姚素林的身世),中国妇女的形象亦不能免俗。中国女性如何与西方女性放在同一地位、平等对话,也是我从《夏》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