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题依据
(一)理论依据
1、网络道德行为是社会道德行为的延伸。中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反映了中学生现实道德行为状况。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在网络生活中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事实上,网络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信息资料的重新处理,它取之于现实材料,源于现实生活。网络道德问题只不过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而已,所以网络道德教育的“根”在于日常的道德教育,而不应仅仅是网络行为的虚拟行为。
2、网络道德标准的模糊性,导致了当代中学生网络行为的随意性。由于网络道德标准的模糊性,使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地界定自己行为的道德性,所以,容易产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事着手,明辨是非,倡导为人处世诚实守信,努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二)现实依据
当前,由于多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中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一大群体。根据我对中学生的调查,上网的学生几乎达到100%,他们中只有少数的人在利用网络做正当有益的事,而绝大多数中学生通过手机、网吧或家庭宽带上网聊天、玩游戏,还有少数学生由于好奇浏览一些黄色信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从而使很多中学生在网上使用虚假信息,互相欺骗,乱交网友,玩弄感情,散布谣言,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同时也诱发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本研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1、网络:关于网络,学术界尚末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有人认为,网络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联接,也有人认为,网络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平台。本文认为,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空间。
2、道德: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关系。
3、中学生道德:本文的中学生指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这里的中学生道德指的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的内容: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这些就是对中学生首道德的具体要求。
4、中学生网络道德:
这里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指的是以中学生为主体,通过使用网络而发生的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问题。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
1、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研究:
有人认为,中学生属于网络道德意志薄弱群体,缺乏辨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又处于青春期,面对眼花瞭乱的暴力、色情、恐怖等垃圾信息,往往良莠不分,沉溺其中。产生的主要行为有网络垃圾信息使学生迷恋黄色网站,从而引发中学生性暴力、性侵犯行为的上升;有人认为,长期处处于网络虚拟世界,使中学生人际关系淡漠;有人认为,网络道德的模糊性,使中学生产生人格分裂等。
2、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特征研究:
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有其独特的特征。从不同的视角,学者们提出,网络道德有自主性、自律性多无性和多样性特征。也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有隐蔽性;还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具有开放性、伪道德性。
3、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
有学者认为,网络道德自身发展的规律,导致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有学者认为,网络首先现现实道德的双重性标准,在一定管理方式上弱化了个人网络道德理念;还有人认为,网络道德理论自身的缺陷导致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
4、关于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途径研究:有专家认为,要把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建立相对绿色的监督环境,主要指建设校园内部网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同时,建立网上德育心理教室。学校应当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职和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心理等问题;有人认为,学校应当规划和建设好中学德育网站,积极利用好校园BBS,开辟中学德育新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和各类网上服务,创新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还有人失为,可以通过开展班级网络活动,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也有人认为,克服学生网瘾不能靠学校孤军奋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配合,只有以学校为主力、家长为后卫、社会支持为基础,整合多方力量才能保证网络德育的效率。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了解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把握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特征。
2、探讨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当代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的意义
1、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2、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解决当代中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思路和方法。
3、可以有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拟从当代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需要,查阅并收集近二十年以来有关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文件、统计资料以及各类相关调研报告、论文、书籍等文献资料。
2、访谈法:对城乡中学生进行了解,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向有关专家请教。
3、问卷调查法:就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内容所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的筛选、整理、归纳、比较、分析与综合,以阐明和总结本研究的观点。
5、数理统计法:对获得的有关数据用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和分析。
五、文章的写作提纲
(一)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结果:
1、金钱观念占据重要地位。
2、观念上有较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但实际行动上比较滞后。
3、自由、平等的思想和意识强烈。
4、重视个人权利。
5、竞争、合作的意识较差。
6、独立自主的能力较差。
(二)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特点和问题:
1、价值主体:个人本位高于社会本位。
2、价值选择: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
3、价值取向:趋向功利与效率。
4、价值行为:观念与行为的冲突。
(三)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家庭对网络的认知水平不足
第二节 家长对中学生的监管不到位
第三节 家长的网络道德影响
2、学校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学校对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
第二节 应试教育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第三节 中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对个体的冲击
3、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网络不文明现象对中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的开放度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
4、网络自身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网络的虚拟性的影响
第二节 网络行为随意性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道德标准模糊性的影响
(四)培养当代中学生正确网络道德观:
1、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
3、社会教育:
4、自我修养: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
1、研究重点:当代中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2、研究难点: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的主要特征
3、预期结果: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揭示影响当代中学生网络道德各种经济、社会历史根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