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征信优势:
(一)数据来源多样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征信数据不再局限于银行征信数据。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业务提供了丰富的互联网征信数据,如芝麻信用依托阿里电商交易数据和客户评价的信用数据,腾讯征信依托社交平台QQ用户和微信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社会、政治、商业、文化、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作为信用评估模型的弱变量,分析客户的本质行为并预测客户未来趋势。另一方面,P2P企业自行建设征信数据库。随着P2P的发展,P2P企业收集的征信数据也越来越多,如拍拍贷、人人贷、信而富等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征信体系。
(二)覆盖范围广泛化。目前,中国的征信系统覆盖了约8亿人,但其中有信用记录的仅占37%左右,另外的5亿多人没有银行信贷记录,对金融部门来说这5亿人是银行的潜在客户,是拓展业务的有利机会。如何了解这5亿人的信用情况,却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挑战。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在互联网上留下了许多信息,拓宽了征信数据范围和来源,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方便了征信数据的采集。利用采集的数据对那些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做出信用判断,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贷前审查需要。
(三)数据采集隐蔽化。与传统征信相比,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征信企业拥有自己的数据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和使用规则。一是互联网企业对采集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云计算、后台加密技术等方式进行,信息主体由于技术原因和信息不对称,并不清楚自身网络信息的搜集范围。二是目前很多互联网企业在隐私政策中规定,有权将用户信息同其他遵守同等隐私政策的平台进行交换和合作,用户容易忽略此类信息。
(四)应用领域丰富化。一是征信数据内容更加全面。如芝麻信用从客户的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和人脉关系五个维度采集信息,为金融机构评估贷款主体信用、决定是否发放信贷提供重要依据。二是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更趋于生活化、日常化。除借贷以外,应用领域已经拓展到住宿和出行等更广泛的用途。三是为监管层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在掌握了这些大数据后,监管层可以及时了解经济主体信用变化的情况,更加灵敏地做出相机抉择,并通过监控资金流向,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实现调控政策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