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会不会癌变

2021-12-11 健康养生 77阅读
连着几天熬夜休息不好,或遇到着急上火的事情时,很多人嘴里会长出针眼甚至黄豆大小的溃疡。稍一碰就疼,甚至说话都不利索。这个令人心烦的“小病”为何会如此难缠?下面就向大家解答关于口腔溃疡最常见的问题。 从西医角度看,口腔黏膜溃疡(简称“口腔溃疡”)就是口腔黏膜“破了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小如麦粒,大如黄豆,或圆或扁,形态各异。它以复发性口腔溃疡最多见。中青年人最容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约为2︰3。 中医对口腔溃疡也早有记载,认为它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都有关系,常发于上述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时。 口腔溃疡可以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溃疡,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结核、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多形红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有时,它也是糖尿病、血液病、结核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反映。 口腔溃疡的病因很复杂,临床观察发现,以下几类人多发: 压力大、精神紧张。如长期感到压力大,精神紧张、波动,经常有疲劳感、睡眠不足等,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因。 消化不好、有胃病。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营养缺乏、贫血。尤其是缺乏铁和B族维生素。此外,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爱吃酸或偏食的人,也更容易被溃疡缠上。 激素水平明显改变。如女性在月经前后,口腔溃疡易复发,更年期妇女也常起溃疡。而怀孕后,有些女性的复发性口腔溃疡会好转。 此外,用药不当、牙膏和漱口水使用过多、假牙不合适等,都是诱发口腔溃疡的常见原因。 3.为何反复发作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0%,分为轻型、口炎型和重型口腔溃疡,其中80%属于轻型。 口腔溃疡之所以容易反复发作,除了和精神压力大、消化不好、性激素水平变化等诱因密切相关外,遗传也是一个突出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中有一方曾患此病,子女得病的几率达35%—40%。 特别要指出的是,预防口腔溃疡需要“治本”。如胃肠道疾病患者多发口腔溃疡,有效治疗胃肠道疾病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类患者易发口腔溃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因此,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偏食者也易得口腔溃疡。 4.刚起溃疡,疼是好事吗 临床上说到的口腔溃疡,多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给它总结了四大特点,即“红、黄、凹、痛”。主要特点是口腔溃疡的边缘常有一圈充血红晕,这是一种炎症反应,灼痛感主要来源于此。 患者进食、讲话时,疼痛加剧,若进食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物,疼痛更为严重。口腔溃疡发作时,炎症反应表明机体免疫系统没有衰弱,正在“对抗病 邪”。而那些患有肿瘤等全身消耗性疾病,或红斑狼疮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出现口腔溃疡时,充血红晕和疼痛往往不明显。从这个角度上讲,发口腔溃疡时觉得痛确 实是件“好事”。 5. 在极少数情况下,口腔溃疡可能是恶性疾病的“信号”。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癌变的报道。但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 1.之前没有出现过口腔溃疡而突然发生,并且久久不能愈合,时间超过两个月; 2.溃疡面积逐渐超过黄豆大小,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摸起来感觉有些硬; 3.疼痛不明显; 4.伴随出现颌面部肿大、淋巴结粘连; 5.用药效果不明显。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