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的起源?

2022-04-06 文化 148阅读
第二章中国政治制度的起源
一传说时代的社会生活
1,母系氏族时期的形成.公元前5至4万年左右,即山顶洞人时期,我国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此后至1万年之间,生存方式主要是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如狩猎,采集和捕鱼等.据说因当时食物的主要来源靠女性的采集物,如坚果类,植物类,占食物来源总量的70%,而男人的狩猎和捕鱼只能作为蛋白质补充,只占30%左右,所以,这个漫长的时期为母系氏族时期.
2,母系氏族的社会群体.有些像现在的猿群,数量都不大,且都为流动性.最初是族内婚,不分辈份,不分亲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血缘群间有了较多的交往,则实行族外婚,女人生下的子女留在母亲氏族内.男人则与另一个或几个其他母系氏族通婚.当时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1人,全球的人口不过334万.尽管大家都沿水而居,但遇到的氏族仍然有限,外婚制,亦不分辈份.直到文明前夜,才实行对偶婚制.一个氏族与几个氏族通婚,这个氏族的同一年龄段的男女与另一氏族相当的男女结成夫妻,他们的子女则视所有的同龄长辈为父亲或母亲.当然,对某个人来说,可能在众妻子或丈夫中有一个主妻或主夫.当时日子相对很好过,人们像猴子一样,天天"含哺而嬉,鼓腹而游",这是由于当时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期,据说黄河流域像现在的南方,不仅植物茂盛,且动物繁多,有原始的大象及其他现在在南方才能见到的动物.黄土高原还是绿色高原,根本见不到黄土.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根本没有你的我的的观念.都是大自然的,是大家共同享有的.
3,农耕文明的开端.1万年左右,虽然仍然是母系社会,但由于人口相对增多,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动植物减少,人类生存压力增大,单靠向大自然索取食物不能生存了.人类只得自己生产食物.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由女人在采集时首先观察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尝试种植.她们把采集的植物种子,像撒化肥一样随意地播撒,然后就顺其自然等着收获.收获也不懂得用工具,而是像采集一样,只把能吃的部分采下来.待粮食有了些剩余,就开始喂男人打猎时捕获或拾来的小动物.村子里还有陶窑,用于制造日常打水煮饭用的陶罐,连埋藏小孩子也用大陶罐.衣服则是用兽皮或其他植物纤维纺织而成.此外,人们还有了爱美之心,用兽牙骨,贝壳,小石头做成各种项链及其他装饰品.由此,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4,姜寨生活方式与组织形式.从1万年到6千年的母系氏族时期,由于原始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开始了半定居生活.据考古发现,中国当时的农耕氏族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如陕西临潼发现的姜寨遗址,居住区位于中央,为防止野兽或其他氏族的骚扰,周围有濠沟环绕.村东隔濠沟是全氏族的墓地,村西是不大的窑场.居住区中心是面积的广场,广场四周地势稍高,有5组建筑群:东西南方各一群,北方两群.每群建筑物以一大型房屋为主体,附近都分布着十几座或二十几座中小型住屋.各组房屋的门都朝向中心广场,房屋为半穴居式,室内有火塘和整套的生活用具.可供三至五个对偶家庭居住.每组房屋都围绕着一个大房子,室内面积较大,两边是床位,可住2,30人,床位后面还有可供许多人议事,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全村共有5座这样的大房子.总共算起来,这个族群约有90至120人左右,分5个氏族,合成一个胞族.所有的房子,周围的土地及简单的工具和饲养的牲畜,都为全族人所共有.就连陪葬品都差不多.这时虽然还没有明文规定的组织制度,甚至文字还没有成熟,但已经开始了对氏族族众的管理,他们靠的是图腾和风俗习惯.凡违背了氏族风俗习惯或触犯了图腾禁忌的人,都要被处死或逐出氏族.
氏族的权力机关是氏族民主议事会.氏族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全体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而氏族首领则根据个人的能力表现,由全体氏族成员推举产生,她只是一个管理者,完全是为大家操劳的女家长.母系氏族后期,由于战争开始出现,所以,氏族的军事首领由男人担任.此后,随着战争愈演愈烈,男人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得以提升.
二,从氏族到国家
1,中国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与母系农耕氏族部落的充分发展.周边的环境.东南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且无小岛可作跳板.西南为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高原——珠穆郞马峰和青藏高原.西北为大片的草原,戈壁和原始森林.总之四周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之内,是东低西高呈阶梯状的地貌,除长江,黄河两大河流外,还有辽河,淮河,珠江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河流.气候则是从热带到暖温带,大部分处了北纬30-35度暖温带宜农区内.地大物博,人口却并不众多.在漫长的母系氏族农耕文明发展时期,农耕氏族群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遍布了沿各水域的宜农地区.这个时期便是老子形容的小国寡民时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是孔子形容的大同社会阶段: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同质农耕文化的兼并战争.当人口随农业的发展而缓慢增长时,相对人口压力的矛盾就爆发出来.我们的祖先为争夺更为肥美的土地,开始的兼并战争.农耕社会的战争不同于游牧文化的战争.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牛羊为食.部落不大,却因要与更为严酷的大自然和野兽不断抗争,非常英勇好斗,讲义气,重朋友.当他们遇到天灾人祸,便像狼一样掠夺富有部落的财产.这是动物性的生存方式.他们的战争都是以小家族为单位,按照个人作战时的勇力,杀人多寡来分配战利品.从古就实行扫荡三光政策.而中国本土的农耕部落,因相对稳定聚居.大家结成的是外婚制的群落联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决定,要把战胜的一方杀了,虽然能夺到一点吃的用的,但土地就会荒芜.不如把他们变成纳贡的兄弟,成为友好邻邦.因此,战胜的一方取得的是宗主权——大家都以他们的祖先为共同祖先;纳贡权——大家都要向他们进贡粮食和土特产;统帅权——他们可以统一管理水源,调遣附属部落的队伍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败的一方不是从肥美的土地中被赶到荒蛮之地,就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向宗主国纳贡.但他们的氏族或部族长们还统领着自己的族众,如果他们的部族势力强盛到足以和宗主国抗衡地地步,便自然会起来反抗并取而代之.
3最初的国家雏形——炎黄子孙的国度.最初将星星一样松散的部族凝聚成一个整体的便是炎帝和黄帝.他们先将各自周围的小部落通过兼并战争聚合起来,当在东方的炎帝和在西方的黄帝领土发生争端的时候,开始的炎黄大战.黄帝先吃了败仗,后来他又联合更多的部落,终于战胜炎帝.所以,他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共祖.但实际我们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儿女,炎帝还在黄帝之先.后来,这两个大部落就成了中华民族鼻祖的象征.黄帝当了各部落的首领后,带着百官去巡察被他征服的部落.每到一地,先是祭祀当地部落的祖先,然后再带领这些祖先的后代共同祭祀天地和黄帝的祖先.这样,就收服了人心.其实就是建立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威.当然,他还要时时防止被征服部落的庞大,防止他们篡夺自己部落的领导权.此时没有国家的边界,却有了国家机构的大致雏形.此后,伴随着农耕部落的兼并战争,中华民族及国家就像滚雪球一样,从人口到疆域越来越大,各部落之间从氏族到部族到部落联盟到最初的部落联盟国家.当国家的扩张到了四周很难逾越的边界时,我们的统一国家也就有了大体的边界.在这个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祖的大一统观念和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这个过程大约用了2-3千年的时间.最后以夏王朝的建立为成功标志.
三,政治制度的雏形
1,政治制度产生背景.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了几个较大的部落联盟.一是东方的古夷人部落联盟,主要由太昊,少昊,伯益,皋陶,颛顼,帝喾等6部分组成.居于黄河下游直到东北的,称为东夷,居住在江淮之间直到江南的称淮夷.二是西方以炎帝为宗主的古羌人部落联盟.主要由四岳,烈山氏,缙云氏,冯夷等部组成.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关中,晋南,豫西,鄂北的广大地区.三是北方以黄帝为始祖的古戎狄部落联盟,主要散处于我国的北方.四是以三苗为主的古苗蛮部落联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战争首先爆发于西方炎帝联盟与东方蚩尤之间.战争十分惨烈.炎帝力量不支,只得与北方黄帝联盟,方杀蚩尤于中冀,以甲兵释怒.随之又爆发了黄帝与炎帝间的战争.黄帝先不敌炎帝,打了败仗后,"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虎熊罴作为作战的生力军.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再后来,中原部落联盟在尧,舜,禹主盟时,与南方苗蛮部落联盟进行的长期的战争.经过这一系列的兼并战争,逐步形成了最初的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构成.首先是传承的联盟首领选举制.由各部落推举最贤能的人担任主盟首领.这个首领主要职责是管理协调各部落联盟间的关系,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保卫本联盟的安全.他的工作非常辛苦.不仅要带着大伙打仗,还要带着大伙生产,治水.像大禹就赶上发洪水,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即使有些特殊的待遇,比如舜在接班前,尧就送他娥媓,女瑛两个夫人来考验他会不会贪图安逸.但这些特殊待遇与辛苦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但有一点,联盟以外的人是不能当联盟首领的.换言之,首领只能在联盟之内传承.
其次是联盟集体领导制.由于联盟是由大大小小的部落组成,各部落都有自己的父家长,由这些父家长代表自己的部落参加联盟会议,所以,整个联盟领导集团便是由大大小小的部落父家长们组成.凡联盟大事都由大家共同讨论决定.当然每个人说话的分量一是看他所在部落的实力大小,二是看他说的是否符合整个联盟的长远利益.而最后由联盟首领定夺.
再次是城镇统治中心制.中国最初的政治军事中心,都建立在大大小小的城镇中.这是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最大不同.西方城市大都是经济中心——是人们交换商品聚会娱乐的场所.而中国的城市则是政治文化中心——它是政治地位,权力的象征,也是军事防御重地.直到清末的县衙府治,仍然如此,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最后是天赋祖权制.这是整个中国政治统治的核心思想.中国人的祖先死后,即不上天堂,也不下地狱,而是变成老天爷左右的神,同他老人家一起,保佑孝顺的子孙,惩罚不孝的子孙.这个老天爷便是农耕文明特有的大自然之神.靠天吃饭,老天爷就是大家的衣食父母,他的威力无边.其次就是土地爷.粮食都从地里长出来,农民宁可丢了命,也要保住土地.人死了,魂升于天,魄归于地.入土为安.所以,中国最初的等级便表现在墓葬中,稍稍富有的上层,他的陪葬品就多些,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有了战俘和奴隶,陪葬的也从陶器工具变成人殉.表示他死后在另一个世界里仍然可以统治这些人,让他们伺候自己.天赋祖权制决定了以后的统治思想的核心便是以孝以德治国.大凡上为祖先着想,下能保育其子孙的父家长,便是有德之人,就能获得人心,就有资格统领他的部众,追求整个群体的长远利益.否则就是无德之王,就会失去人心,并迟早自绝于人民.
至于最初的刑罚,主要是皋陶的昏,墨,贼三种杀头之刑."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