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的闪点、燃点、爆炸极限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2022-04-20 健康养生 400阅读

1、甲烷

(1)闪点:-188℃

(2)燃点:538℃

(3)爆炸极限:爆炸上限%15.4V/V;爆炸下限%5.0V/V。

(4)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但是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取代反应:甲烷的卤化中,主要有氯化、溴化。甲烷与氟反应是大量放热的,一旦发生反应,大量的热难以移走,破坏生成的氟甲烷,只得到碳和氟化氢。

2、乙烷

(1)闪点:

(2)燃点:472℃

(3)爆炸极限:爆炸上限%16.0V/V;爆炸下限%3.0V/V。

(4)化学性质:卤化反应:在紫外光或热(250~400℃)作用下,与氯反应得氯代烷;硝化反应:与硝酸或四氧化二氮进行气相(400~450℃)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磺化及氯磺化:烷烃在高温下与硫酸反应,和与硝酸反应相似,生成烷基磺酸。

3、丙烷

(1)闪点:-104℃

(2)燃点:450℃

(3)爆炸极限:爆炸上限%9.5V/V;爆炸下限%2.1V/V。

(4)化学性质:丙烷可以在充足氧气下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当氧气不充足时,生成水和一氧化碳。

丙烷在标准状态下是无毒的,但是若滥用做吸入剂,有一定因为缺乏氧气而窒息的危险。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商业产品中通常含有其他可能导致危险的碳氢化合物。在常压下,丙烷及其混合物快速挥发能造成冻伤。在外界温度是20摄氏度的情况下,丙烷液体仍然保持-42度的低温。

4、丁烷(正丁烷)

(1)闪点:-60℃

(2)燃点:287℃

(3)爆炸极限:爆炸下限%1.5V/V。

(4)化学性质: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6.3d(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丁烷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