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和青岛科技的材料工程哪个比较好 有没有过来人告诉一下

2023-05-12 综合 39阅读
以下信息可供参考: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青岛科技大学纳米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经过近二十年建设发展起来的。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4个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点)、工业催化、无机化学和材料工程;1个博士点:材料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为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学校品牌专业。拥有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纳米材料行业检测中心、青岛市纳米材料行业中心、青岛市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思想道德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1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7人,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名,省部级中青年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5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教师队伍中23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后6人,留学归国博士、博士后4人,8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40岁以下青年教师33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十几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或名誉教授。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生10人。已毕业的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八年来居学校首位,硕士毕业研究生考博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北大、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学院还设立了“纳米奖学金”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院在教学、党建、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经对学生全面开展了诚信教育,签署了诚信协议,形成了优良的院风、教风、学风和考风,在校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10%。学院在注重教书育人的同时,非常重视现代高新技术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留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应用与开发领域成绩卓著,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由崔作林和张志焜教授主持完成的"高熔点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于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纳米技术领域中所获得的最高奖项。目前已形成了多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在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材料化学及应用、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表面改性强化和薄膜物理、光电信息材料等方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特别是在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前列。学院现有仪器设备总值130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7台,20万元以上10台,包括: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6700F),透射电子显微镜(JEM-2000EX)(日本电子公司),;X-射线能谱仪(INCAEnergy)(英国牛津仪器公司);综合热分析仪(STA449C)(德国耐茨公司);扫描隧道/原子力显微镜(STM/AFM)(瑞士Nanosurf公司);质谱仪(HPR-20)(英国Hiden分析公司);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分光光度计(Cary500)(美国瓦里安公司);PicoForce扫描探针显微镜(美国Vecco公司);磁性测者行量系统(MPMSXL-5)(美国QuantumDesign公司)。在保证科研工作进行的同时,学院已将先进的测试仪器设备全部用于本科教学,极大地改善了学条件,全面提升了材料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实验中心的“三线一室”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仪器设备利闭和用率,结合学校专业学科调整和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工作的开展,学院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搭建材料专业公共实验平台,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主要面向材料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和学校其它相关本科专业。整合后的实验中心下设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材料结构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四个实验室及一个校内实训基地。首态哗学院有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新战略,积极与国外教育、科研接轨,努力打造一支掌握新世纪高新知识、教学科研复合型的教师队伍,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助科研。目前全院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青岛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介绍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2.掌握金属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4.掌握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选择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材料热力学、金属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设计。主要专业实验:金属学实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热处理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