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2020-09-14 教育 181阅读
在改革理念上,就是要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树立“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育人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途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基本实现形式,也是学校最具效能的实现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
在改革思路上,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可复制可推广路径。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强调高校党委主体责任,明确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二是逐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改革框架及路线图上,就是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具体来说,是将高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隐性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和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前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后者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育人与其他所有课程隐性育人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
“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进展及初步成效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功能定位,指导试点高校有序、扎实推进改革。
1.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重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
不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思政课不是成功的思政课,不能解答学生困惑的教师不是好的思政课教师。基于这样的共识,上海高校在深化思政课改革中注重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团队组建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上多途径推进改革,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方法改革上,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超级大课堂以“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的生动形式,面向所有大学生征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一线教师与学生课堂直接对话交流,专家多角度解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意义与价值,打造成全市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开示范课。复旦大学学生吕承说:“‘生问师答’课,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老师讲授循循善诱,所有问题一一解答,让人豁然开朗,绝对很给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