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教师应深入参与到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有效交流。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1、教师应明确小组学习的实质,指导学生责任到人.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应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每个成员明白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要让各组明确本组的任务,每个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
例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时,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四种物体的长度,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还有一个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
2、教师应参与学生合作学习,调控合作学习进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讨论,从中捕捉学生的活动信息,及时调控合作学习进程,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使他们在合作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切磋、相互倾听中引发思维的冲突,达到对知识的深化。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大胆放手、适度参与、及时指导、巧妙调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例1时,对于水管的弯头有的学生认为它是角,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圆的不是角,对于这种情况,可让小组开展讨论“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角的概念。
3、教师应排除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障碍。
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点拨,提高合作效率。
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我也来到他们中间倾听。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讲台桌上那个墨水盒时,都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原来,墨水盒的正面是正方形,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教师及时从学生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4、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思维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
在小组汇报时,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团体参与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5、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结果进行分类、整理、深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地研究。在小组合作后,要及时指导对交流内容的反思、补充、调整。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扎实、有效、井然有序地开展。
如二年级上册第58页的第4题,可先让学生看图,然后问学生:“你能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这时学生的解决方法有:3×4+3,4×4-1,5×3。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6、教师应适时进行小组评价。
合理合情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
总之,教师应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才能真正体现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