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以下回答完全是本人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公认和主流理解或定义
首先明确一点,人文摄影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在西方找不到对应“人文摄影”的名称。在Google和百度搜索“人文摄影”,几乎找不到任何权威的定义性质的内容。(只有搜搜百科收录了“人文摄影”词条,但其内容没有任何权威性和理论性可言。)
英语中与“人文摄影”最接近的名称是DocumentaryPhotography,通常译为“纪实摄影”。wiki对documentaryphotography的定义是:
Documentaryphotographyusuallyreferstoapopularformofphotographyusedtochroniclesignificantandhistoricalevents.Itistypicallycoveredinprofessionalphotojournalism,orreallifereportage,butitmayalsobeanamateur,artistic,oracademicpursuit.Thephotographerattemptstoproducetruthful,objective,andusuallycandidphotographyofaparticularsubject,mostoftenpicturesofpeople.
来源:
既然找不到“人文摄影”的定义,我们先来看看“人文”的定义,百度百科有云: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
来源:人文_百度百科
如果我们根据百度百科对人文的定义来解释人文摄影,那么人文摄影可以理解出两层含义:
1.人文摄影的内容需要和人及文化(活动)有关;
2.人文摄影是个人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表达,其内容具有主观性。
好吧,到这里如果你还没有看懂人文摄影到底是什么东西,那说明你的思路还很清晰。。。
下面让我们跳出理论来看看实际吧。
在中国摄影爱好者圈子里,一提到人文摄影,最经典的画面诸如“西藏蓝天下笑容灿烂的小孩”,“西部农村的黄土地和老农”,“夕阳下独立船头撒网的渔民剪影”,以及各种少数民族穿着民族服装的人像或节日照片之类。
这些照片无疑有“人”有“文化(活动)”,但只不过是肤浅地照猫画虎,毫无思考与表达可言,所谓的“意义”也只能是拍摄者自己的YY。
根据我个人片面狭隘的经验,这种现象往往与一种典型的中国摄影爱好者形象——45岁以上的男性,相机通常较高档,热衷于在论坛发片和参加周末公园“围攻”模特活动,可能缺乏基础摄影知识,文化水平通常不高,美学素养几乎没有——联系在一起。
从客观上来说,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经历造就了这个人群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即使是职业摄影师也难逃时代影响。曾经的“东方红”和“黄土地”题材,真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主流摄影文化和审美观。
这就是曾经占据主流的摄影爱好者圈对人文摄影的理解。现在也仍有不少爱好者在乐此不疲地继续进行着这样的“创作”。
(如果摄影是艺术,那肯定是最容易入门的艺术。非常适合需要展现自己有艺术情操又懒于真的去学习一门艺术的人士——难怪很多政商界或知名人士都宣称自己爱好摄影。)
不过,在专业摄影领域,现在已经与国外接轨的挺密切。现在媒体和摄影圈其实很少使用“人文摄影”这个词,更多地开始使用“纪实摄影”、“街头摄影”、“新闻摄影”等与英文有明确对应的名称。中国摄影师,特别是年轻摄影师也开始在国外摄影大赛屡屡获奖。“东方红”和“黄土地”题材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
那怎么理解现在的纪实摄影呢?我还是举两个例子:第六届OFPiX基金的获奖者,分别是青岛摄影师李隽辉的《我遗忘的世界,请不要遗忘我》,和湖南摄影师马金辉的《抗战老兵肖像采集计划》。这两组作品都是人像组照,前者关注的是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后者则为抗战老兵拍摄纪录性肖像。他们的作品都兼具摄影美学的形式感和摄影师的思考与社会价值在内。
另外提名的三组作品则分别是关注开封的犹太人社区、三峡工程前后对当地环境和人民的影响,以及梁莹菲《拥抱》(抱歉我不太记得这组作品的具体内容)。
对照一下wiki对纪实摄影的解释:
Thephotographerattemptstoproducetruthful,objective,andusuallycandidphotographyofaparticularsubject,mostoftenpicturesofpeople.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两位获奖者中,李隽辉是由“大众评委”(现场观众,大部分是来自专业领域的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也有一些是普通爱好者)选出来的,马金辉则由马格南的EmmaRaynes评出。
当然,在这里也必须说明一下OFPiX基金会的宗旨(基金会的宗旨决定了它会选取哪类作品获奖,因此有必要说明):鼓励那些关注公共话题,尝试改变刻板印象,促进沟通,引发行动,参与话题语意建构的摄影行为。
当然,这里举出的例子只是现代纪实摄影领域的一个面向,并不代表纪实摄影就只是这些。为了更好地了解纪实摄影,我选取一些wiki中提到的著名的纪实摄影师。看看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作品,应该就会对纪实摄影有一个大概的感觉了。
EddieAdams
HenriCartier-Bresson
W.EugeneSmith
DonMcCullin
NanGoldin
SteveMcCurry
DorotheaLange
EugèneAtget
EugeneRichards
说了这么多,感觉好像也没有说清楚。总之,我倾向于弃用“人文摄影”这个词,还是把它留给那些论坛摄影爱好者吧,更正式的名称应使用“纪实摄影”、“街头摄影”、“新闻摄影”或“报道摄影”等。
最后,为什么35mm镜头被称作“人文头”。因为这个焦段最常用来拍摄纪实作品啊。看看上面那组名字,他们不少人都是35mm和50mm的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