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那么唐代特有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2020-09-18 文化 132阅读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唐代建筑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宏大的规模、科学的布局、大尺度的室内空间、坚固的主题、鲜明的设计特色等特点。


布局严密整齐,气派磅礴

体现此特点最显著的就是都城长安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壮美繁荣的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正是他的严整也促进了建筑技艺的发展。

首都长安城,在当时的中国是政冶、经济、文化的中心。最初名“大兴城”,到了唐代才改称长安城,并作了修建和扩充。城内宫城有很多,其中有帝王后妃的官城,有政府机关所设立的专门机构。还有商业区东西二市,还有一百零八坊。全市规划整齐,作棋盘状,约是现在西安城(明清时建)的七倍半多,足见其庞大的规模,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得到。

建筑坐落分明

唐代的建筑组群层次有序分明,错落有致,建筑一般成方形,最中为正殿,也称为前殿,前殿后面是后殿,一般为人们的住所,而正殿是建筑主人所居住的。前殿左右上方有厢房,一般为来客人所住,也有为堆积货物或者是杂货房的用处。各个殿之间设有通道长廊,长廊宽阔高大,上有棚顶,为人们遮阳挡雨,等等这些构成一个院落,院楼最外围是高大的围墙,围墙一般有大门和后门,还设有偏门,但是一般不开放。

建筑取材和建筑技艺的发展

唐代的建筑材料有木材,瓦石和砖块,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现在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是唐建砖石结构建筑的代表。建筑取材用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疏松,用于一般建筑,一般百姓住房多用灰瓦。黑瓦质地紧密,经过加工打磨,使表面光滑,可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而琉璃瓦在长安大明宫出土的居多,其中有绿色,也有些是蓝色,其中还点缀有绿琉璃砖。瓦的样式和色彩搭配,也是唐代独特的创造。现存的大多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设计创造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柱子的形状、梁的加工等都充分考虑构件本身受力与外观审美的联系,在现代建筑史上也是很难达到的艺术追求。这些再配上巨大有力的斗拱,厚实的瓦檐,素雅的外墙粉饰和有辅助和加固稳定作用的立柱,便形成了大唐建筑高贵灿烂辉煌的风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