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贴膏药一定要对准位置:一般来讲,对于机体表面某个部位的伤痛,人们往谨肢往比较容易碰得到摸得着,因此膏药所贴的位置也比较容易掌握。然而,对于那些不在机体表面的疼痛,人们就不太容易掌握粘贴膏药的位置了,有些人贴膏药时,常常是“估计”着贴,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膏药所贴敷的位置不准,结果影响膏药的治病效果。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贴膏药前必须摸准疼痛点,然后将膏药的中心对准最痛处贴上。
2.贴膏药的方法必须得当:在想象中,贴膏药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膏药粘贴不牢或皱褶太多都会影响疗效绝森。因此,贴膏药时应先将膏药与橡胶衬垫分开一部分,将这部分先粘贴于最痛处的附近,然后再顺着痛点方向边粘边将剩余的衬垫撕去,这样既可准确地将膏药中央贴于最痛点,并且还可使膏药粘贴得平整无褶。在冬季,由于气温比较低,膏药的粘性往往会降低,附着性较差,不容易贴得牢,这是,应该用微火烘烤膏药后再粘贴,或者粘贴好了以后,再用热水袋敷一下。但需要注意的是,加热的温度不能过高,因为膏药中大部分都含有麝香、冰片、樟脑等香窜之品,在高温下容易挥发而实效。此外,膏药粘贴不牢的另一个原因是,粘贴的部位不清洁或者毛发过多,因此在贴膏药之前,应先用热毛巾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试干,然后再贴膏药。如果汗毛较多者,最好剃净汗毛,这样不仅能使膏药粘贴牢固,而且还可避免撕揭时带起汗毛而引起疼痛。
3.必须把握贴膏药的时机:由于膏药不仅具有止痛效果好,而且还有活血化瘀等良好作用,因此,很多人发生急性扭伤肿痛时,便马上贴膏药以消肿止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止痛膏药中大部分含有活血成分的物质,而活血的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大量液体,这样反而会使肿胀更加严重,并还会加重局部的疼痛感。所以,发生并晌亩急性扭伤时,岿须把握好贴膏药的时机,应在受伤24小时后再贴膏药。
4.掌握揭除膏药的时间: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该何时揭除或更换,将一张膏药贴上两三天,甚至直到其主动脱落,这是一种并不科学的用药方法。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在贴膏药8~12小时后,便可以将其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倘若延时不将其撕掉,不仅没有任何治疗意义,反而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性,阻碍汗毛排除,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