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奶茶多为杯装,而咖啡多为盒装

2022-04-04 财经 79阅读

同样是冲泡类饮料,为什么奶茶大多为杯装,而咖啡大多为盒装?

乍一看,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显:

因为奶茶里除了「粉末」,还有「珍珠」,而喝珍珠一般还需要「吸管」,这三样东西既不能揉在一起(否则就糊了),也不好完全独立(否则用户使用麻烦)。所以,就把它们统一装进一个杯子里吧。

而速溶咖啡就不一样,反正全是粉末,就直接袋装装好,再统一放在盒子里就够了。

这个答案是我在超市里想到的,也基本能够解释最开始的问题。

不过,等我回去之后,始终感觉这个答案太肤浅,或者太片面,所以就继续往下想...

果不其然。

我发现:这个小小的问题背后,的确还蕴含着很多其他的知识。

高频消费VS低频消费

之所以咖啡多盒装,奶茶多杯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奶茶不是。(对大部分人来说)

根据相关记载,人类从十五世纪便开始种植咖啡,即便在中国,也有近100年的历史。

而奶茶呢,虽然号称千年历史,但就中国市场来说,它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慢慢普及,只有30年历史。

至于超市里的速溶咖啡和珍珠奶茶,它们的历史悬殊也很大,前者诞生于1938年,而后者是1984年。

另一方面,咖啡的主要作用是“提神”——它更像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跟柴米油盐酱醋茶差不多。

奶茶则更多是一种消遣——偶尔过过嘴瘾,与冰淇淋等小吃类似。

而以上这两个因素(市场被教育的时间长短&产品满足的需求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消费频率——咖啡的消费频率相对较高,而奶茶相对较低。

对于“每天都要喝的产品”,消费者会自行为其准备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购买专用的咖啡杯,咖啡勺,有些对口感极为苛刻的消费者,还会购买方糖、咖啡伴侣和咖啡机等等。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商家都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只需提供最基本的包装(比如袋装和桶装),有时甚至连配料都不用准备,直接售卖纯咖啡豆就行了。

而对于那些“偶尔一喝的产品”,由于消费频率较低,消费者不愿专门为其“做准备”,所以就需要商家提供更全面、更方便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提升“可达性”)——珍珠、吸管、杯子都是现成的,你只需要买回去,冲点热水就可以喝。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国内大部分市场。

在一些有喝奶茶习惯的地区,杯装就显得有些多余,比如下图就是我搜索“进口奶茶”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来自台湾和马来西亚。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