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属于真正的封建社会,公卿大夫基本还是属于世袭制的,朝廷的官员都出自贵族,像百里奚这样以奴隶身份直接称为秦穆公手下高官的情况很少见。奴隶的身份永远都是努力,而王族贵族,也永远是王族贵族。
贵族家的嫡长子一般会继承封地和爵位,其他的孩子,或是当游侠或是去其他国家找官做。
那时候的官员制度当然也很讲资历,像晋国,上下卿数量和职位都是轮着来,上卿死了,其他下卿上位,然后,死了人的整个家族再派年轻人任下卿...
比如,《赵氏孤儿》中,赵武刚恢复封地的时候,晋国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四支军队的正副官员就是八名正卿,文官没有,全是武官管事。其顺序为:“中军将”为第一执政栾书、也称“元帅、元戎”;第二顺位正卿为“中军佐”郤锜;第三卿为上军将中行庚(荀庚);第四卿、上军佐韩厥,下面依次为下军将荀罃(智罂)、下军佐郤犨、新军将郤至、新军佐士燮)。
只有等“栾书”死了,郤锜才能上为,后面的依次往前进一位,缺的一个第八位,则有栾书的后辈补上.....当然,这种排位是在正常情况下,意外情况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有国难,八正卿中某位有卓越贡献,或者,某个族被灭了....——这是《赵氏孤儿》案发生的原因...这样的制度后来直接导致了家族间吞并的剧烈...最后晋国只剩三家...
还有就是官员推荐制度了,这要自己做保,管仲曹刿百里奚等的上位属于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