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声
成语拼音:yì kǒu tóng shēng
成语解释: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成语繁体:异口同声
成语简拼:YKTS
成语注音:一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异口同声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异,不能读作“yī”。
成语辨形:异,不能写作“一”。
成语辨析:异口同声和“众口一词”。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异口同声偏重在“异”;指不同的人;只要两个人以上就能用;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众口一词”偏重于“众”;指许多人;不限于说话的场合。
近义词:有口皆碑、不约而同、众口一词
反义词:众说纷纭、大相径庭
成语例子: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巴金《家》十三)
英语翻译:speak with one voice
日语翻译:异口同音(いくどうおん)
俄语翻译:все в один голос
其他翻译:<德>wie aus einem Mund<法>unanimement
成语谜语:齐唱;大合唱
成语歇后语:一百个和尚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