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2022-03-24 教育 131阅读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经把素质教育明确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即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更有着深刻的意义。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社会责任感?因为社会责任感是所有品德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基本、最必备的品质,是德育的核心要求。马克思说:“你生活在这里,就有规定,就有责任。”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像水泥使建筑物坚固一样,责任感使我们的道德坚固,抗拒诱惑和考验。”责任不是感情,而是贯穿人生的一个准则。它的基础是良知。不负责任的生活是一片废墟,不负责任的人最后只会落得受人嫌恶的下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责任感是人与动物、社会人与自然人的根本区别。人生活在社会里,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人都必须为家庭、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负责。刻苦学习、努力工作、诚信友爱、勇于承担、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扶贫济困、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都是责任。自古以来的民族英雄、志士仁人,今天的各种英雄模范,为国家民族作出大贡献的人,无不是因为高度责任感驱使的结果。国家办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不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强调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国的独生子女已进入第二代,“三独”(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家长,独生子女老师)的人群构成,使我国的教育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年轻一代责任感的缺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有一句90后孩子自我调侃的话说:“责任是我们上一代人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不负责任。”这一代年轻人有他们独特的优势,总的状况是很好的,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同时也有他们的弱点。他们没有过去几十年国家巨大变革的经历和记忆,他们的成长受到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较高消费的生活环境和全球化的影响,社会的宽容又为他们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土壤。所以,在这一代年轻人中,很容易形成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自私的心理和行为,有的缺乏高尚文化神圣感的认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受到严峻挑战。这就给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增加了难度。世界终归是年轻一代的,但不是无条件地属于所有青年的,而是属于那些立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为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在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要搞形式主义,只是讲空话大话,要注重实效。坚决纠正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的弊病,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读书不是为自己、为个人小家庭,首先是为国家为人民,深刻认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就在自己身上。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在素质教育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而在德育中,社会责任感教育至关重要。我们要努力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真正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者系教育部督导办原主任)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