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电影为什么不同期或短期内在国内同步上映,而是过半个月或更久才上映?

2020-05-26 娱乐 350阅读

这要从引进片的分类说起。国内的引进片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分账片”,指的是上映之后,发行方要与制片方,要将总票房按一定比例分成;另一种叫做“买断片”。指的是一次性买断播放权,制片方不再享受票房分成。

不管是分账片还是买断片,数量都受到严格限制。每年的分账片有34部的限额,一般都会给大制作的好莱坞影片,其他外来影片都要靠后站。

比如日本动画电影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买断片”引进的。一般分账片上映时间都比较及时,甚至有同步上映的。但买断片不一样,需要给分账片让档期,具体上线时间也都是总局定的,甚至还有买了播不了的情况。间隔半年以上再上映也算是一种规律了。

再比如近期《复联3》在中国晚半个月上映,据电影博主「TNABO北美票房榜吧」介绍,进口电影的需要通过的审查包括初审和技审,主要由电业局和中影集团负责,初审主要判断内容导向是否有问题,初审通过后大几率都能通过最后的技审。

实际上《复联3》早在 3 月初通过了初审,距离《复联3》 4 月 27 日全球首映还有一个多月,那为什么最终的上映时间还是推到了 5 月 11 日?问题出在了技审。

其实技审主要就是完成电影的译制工作,确保发放到全国影院的拷贝没问题,整个过程只要两周左右。 然而要完成技审的前提是能拿到《复联3》 完整的片源,但迪士尼全球院线发行部门却以「保密」为由拒绝提前将最终片源送到中国。 据说迪士尼中国部门曾向总部争取过,但总部始终不妥协,最终导致赶不上 4 月 27 日的全球首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