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到底有哪些方法呢?
我的答案是——读书,见人和旅行。
而其中读书,成本最低,普适度最高,也是最有效的那个。
就像大哲学家康德,一生没有走出过家乡,却依然有着深邃的思想,对这个世界自有一番深刻的洞见。
随着这些年的成长,我渐渐意识到,阅读是自由人生的一种必需,也值得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展开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在我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这就是差距。”
因为媒体对于阅读量指标的推崇,以及周围环境对于效率的追求,所以,读得太少,读得太慢,渐渐成了一些人的焦虑,这其中也包括我。
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爱读书的人,很多名著我没有翻过,即使上了一所文化底蕴不错的大学,却依然荒废了读书的时光,这显然和书没关系,而是和人有关系。
尽管现在每天都坚持阅读,但读书并不见得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过去的阅读积累有限而导致认知不够,所以需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另一方面,有些书总是需要我们常常停下来,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深入地发掘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启示。
过去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阅读,我也曾试着去提高自己读书的数量和速度,但是,回头再看,那段时间的生活并没有什么起色,要是有人问我具体看了什么书,我甚至都想不起来了。
其实,阅读追求的应该是理解力的提升,而不是阅读速度上的高效。
就像对待时间一样,我们要注重的是阅读的质,而不是阅读的量,也只有那些专注于阅读的片刻触动,才会真正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各种高效阅读的宣传——“30分钟看完一本书,一天看完20本书!”
那高效阅读是不是真的靠谱呢?
一般来说,我们的阅读过程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
1.眼睛定位内容
2.眼睛移动到下一个端内容
3.大脑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合
很多高效阅读的方法都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它认为阅读速度的瓶颈其实不在于大脑理解的快慢,而是我们眼球的移动快慢。目光从左至右扫视,还要上下移动换行,这是一个非常吃力的动作。这个理论认为,眼球的移动缓慢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所以在他们看来,让更多的信息呈现在眼睛定位的可视范围内,加快眼球移动的速度,减少眼球移动的频率,这样就能够极高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所以,一些速读专家会让你有意识地拿手指划过要阅读的文字,用手指的滑行速度来提高眼球的移动速读,他们还建议大家要几行几行整体地扫描文字,而不要一行一行地看。
我曾经用这些办法读过一阵子书,速度的确比以前快了很多,基本上两三个小时就把一本书读完了,并且还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可是,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一篇文章,似乎在哪里读到过,可是却想不起来了。后来看到文章的出处,发现它竟然出自一本我前一个月刚刚读过的书,而那本书正是我用所谓速读的方法读完的。
在速读的当下,我觉得自己理解了所有的内容,可是才过了一个多月,我居然就全忘了。
对于我们的大脑而言,一组信息想要长期存储在记忆中,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的短期记忆往往只能记住4个组块的信息,如果毫不停顿地读进大量的信息,我们的短期记忆因为容量有限而根本没办法存下来,而速度太快,大脑也没有时间去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根据眼球运动专家Keith Raynor的研究,超过每分钟500字的阅读根本不可能,因为移动眼球,把眼睛定位在相关文字上以及处理可视化信息这一整套过程的速度并没有办法这么快。
Raynor还指出,受过大学教育的读者的平均阅读速读在200- 400个字每分钟,超过这个速读,势必要以损失对文字的理解为代价。
就像过去我们上学,有的同学尽管做的练习题没你多,但却考得比你好,这往往就是他对所学的东西有比你更深的理解。
在阅读上追求速度还是理解度,这需要你做出选择。
还有速读专家称,默读是我们快速阅读的一个障碍。如果你能够直接用视觉化识别信息,而不去默读,那会大大提高你的阅读速读。
他说得对吗?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们小时候开始读书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习惯读出声来,但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就学会了沉默。可是,当你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觉自己依然能够听到默读文字的声音。
有一项实验研究通过技术手段将实验人员的舌头固定,不让其发出默读声音,结果实验人员对于简单内容的阅读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复杂内容的理解却受到了影响。
所以,这表明默读对于阅读是有益的,它可以把一些信息发送给大脑,有利于大脑对信息的整合和理解。
而那些所谓的速读专家其实也需要默读,只不过他们的默读速读比一般人快一点罢了。
虽然那些高效阅读所提倡的方法并不靠谱,但依然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让我们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
1.读书之前先略读
有一项研究表明,在读书之前先对整体进行略读,这可以增强我们对这本书的理解。
略读,可以让我们花少量的时间,先对一本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从而了解这本书的框架结构,明白这本书的重点是什么,并且可以找到和这本书相关的其他一些辅助性读物。
2.带着问题去阅读
当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在书中寻找答案,从而主动地去发现哪些是重点段落,然后停下来好好思考,哪些地方不太重要,从而选择加快阅读速读。
这其实就是一种主动性的阅读,所以在读书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从书中获得什么?
3.试着用自己的话阐述主旨
当我们真正对一个概念有深刻的理解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把这个概念描述清楚。
所以,如果想要高效地阅读,你就要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地说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你可以选择用笔写下里,也可以选择给朋友讲一讲。
通过这种输出方式,你就可以检测自己的阅读是否真正有效。
读书,追求的不应该是效率,而是从中我们能够获得新的启示,产生新的洞见,进而改变自己。
想到最近挺火的一件事情——37岁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决赛击败了北大硕士彭敏,成为总冠军。
雷海为是怎么读书的呢?
他在23岁的时候偶然在书店看到一本《诗词写作必读》,被书中的诗深深吸引,于是他就每个周末都去书店看诗词的书。
因为没法全买下来,他就在书店背,回家再把诗默下来,如果有两个字忘记了,下次去书店还得再对一遍。而每背完一首,他都会在纸上做记录,至今已经有1000多个条目了。
雷海为的读书方式并不高效,却很踏实。
读书,其实并不需要追求多高效,关键在于你是否在每一次阅读过程中都有切切实实的收获。而就像董卿在节目中说的——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有的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别人眼里的优越感。而有的人,注重的是时间的质,愿意把书读进自己的人生。书越读越薄,而灵魂,越活越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