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到过三亚的人,想必都和黑妹有类似的感受,就是发现导游、四季、开店的,有绝大部分都是东北人。去海边溜达,传到耳朵里的,也大多是东北话。
据说,东北的医保卡在三亚都能通用。大家都戏言,三亚是东北省三亚市,或者黑龙江省三亚市。
三亚遍地的东北人已经是一个事实,那么,为什么三亚有那么多东北人呢?
东北饺子馆
今天黑妹就梳理了一下,大家都这个问题的看法,供大家围观。
事先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黑妹立场,仅抛砖引玉,大家文明探讨,莫做人身攻击!
事先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黑妹立场,仅抛砖引玉,大家文明探讨,莫做人身攻击!
事先声明:文中观点,不代表黑妹立场,仅抛砖引玉,大家文明探讨,莫做人身攻击!
观点一:东北人是三亚经济发展的功臣。
东北人的形象代表
1990年代,中国有两件几乎同时发生的看似不相干却关系密切的事情:
一是国企职工下岗潮,二是海南的房产热与破产。
1997年底,东三省国企员工下岗的数量达到了259万,占比超过全国下岗人数的22%,接近四分之一的下岗职工都在东北。此后,东北经济虽经大力扶持,但回天乏术,导致大量人口持续不断外流。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的外流人口与中西部地区流出人口很不一样。东北外流人口很多是技能素养较高的下岗职工和城镇人口,而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农村人口。前者比后者更无依靠,因为后者在其家乡毕竟还有几亩无法变现的薄田,而前者除了一点下岗补偿,几乎一无所有,移民倾向更强烈。
就在这个当口上,海南岛的房地产垮了,每平米300元的房子随处可见。据说一些东北下岗工人手里拿着一笔遣散费后,下海南买房定居。这是第一次迎来东北人。
此后,海南开始打造“国际旅游岛”,以三亚为首的旅游业开始迅猛发展。
当地人都不会讲普通话,而东北人普通话讲得好,能说会道,人家游客要到哪里,要吃什么,要住哪里,全被他们把生意做了。东北人一开始到海南,从谋生的角度来说,凭借其先天的语言和城市生活的经验,如鱼得水,就垄断了与旅游相关的一切行业,尤其是需要与人沟通的事务。
而这也大力促进了三亚旅游经济的发展。
北方冬季的严寒与三亚的温暖,以及无处不在的乡音,促使本世纪初年,越来越多的东北老人考虑在冬季到海南过冬,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开始考虑买房置业。这样一个带一个,一家带一家,人数越来越多。
观点二:时代背景加气候因素,造就了东北省三亚市
除了候鸟老人、南下的干部,还有大量普通劳动者被吸引到三亚这座旅游城市工作,创业。原因正是前面提到的时代背景,一边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飞速发展,一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持续没落。
东三省尤其是黑龙江,冬天气温通常零下二三十度。天气太冷,老人容易得关节疼痛,风湿病和呼吸系统疾患。在发现三亚这座“没有冬天的城市”适宜养老后,选择南下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不少身体有疾患的中老年,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大都会选择在三亚生活,老人们背井离乡花钱来三亚过冬最大的好处就是,“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时代背景加上气候原因。
观点三:东北人也是“移民城市”问题的受害者。
其实不只是本地人抱怨,东北移民也在抱怨,三亚没有好的基础教育,没有户籍的东北孩子读书升学很麻烦,高等教育几乎没大学,基础交通很差,公交车20多30分钟一辆很正常,挤不上去也很正常,候鸟老人医保社保报销麻烦,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卖东西的乱开价,基本杀价1/5,每到春节前后3个月,房租等生活成本暴涨10倍??
东北文化能对这些都负责吗?显然不能,这是移民城市问题。
移民城市问题不只存在于一个三亚。在很多地方已渐渐不成问题,原因在于城市本身的管理水平、包容力,和在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健康强大的城市价值观,强大到能让快速涌入的外来者马上认同它,尊重它,维护它。
很多走南闯北的普通东北人对三亚是有感情的,这是“混到最差,也不担心自己会大半夜挨冻”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如此的好,如果要让所有走进它的每一个人珍惜它,那么应该让他们有一颗安稳下来的恒心。
观点四:东北人在三亚发展初期贡献巨大,但如今,东北大量退休老人养老,却开始拖三亚的后腿
现在,东北老年人在三亚养老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人并不能在三亚的经济发展上做贡献,相反,他们拿着东北的养老金,生活开支小,没有税收贡献,却大量地挤占公共资源,赞成旅客对于三亚城市的不良印象。
观点五:东北人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东北人普遍给大家的印象是:强势、善于表演、嗓门大、豪爽,甚至诡辩、不诚实,一些人对此意见很大。
东北人
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欢迎和大家在留言区探讨!
如果感觉黑妹的文字对你有所帮助,一定要关注我哦~黑妹生活在美丽的三亚,每天都会分享在三亚的见闻,以及在三亚吃喝玩乐的各种攻略,让你少被坑,玩的爽,相信一定能帮到你~么么哒~。